取之於鄉民,回饋於鄉民,前兩週在板上爬文, 有看到不少有用的情報,
於是個人也來分享一下心得。
個人原本公司因為上層決議組織跟工作項目(含待遇)的各種調整,因為喬不攏,
最後就臨時離職了。來得有點臨時,所以自己其實履歷沒有更新到最完善階段,
(比如 github 沒辦法把個人做過的東西也都放上範例 code)
但由於看到感興趣的職缺,又不能忍到年後才投,所以就集中2-3天,共投了13間公司,
原本規劃如果集中面試,之後就可以看各間 offer 狀況去比較選擇。
=> A:工作環境與公司文化 B:做的專案內容(成就感) C:待遇(薪資)
我個人覺得選公司的三個指標,如果某一個很高,代表其他可以相對低一點,
實際還是依自己看重什麼,給大家參考。
過程有八間邀請面試,拿到四間 offer
=>這邊有幾個關鍵心得
以規模小間的公司(人少的團隊),回覆速度快,而人數多或是規模大的公司,
會因為流程多或是老闆忙(包含面試多個人),回覆會比較慢,
因此如果想要按照個人整個面試完,都收到回覆後去做抉擇,
策略上應該要先投大間的,過兩天再投小間的,
比較不會遇到先面完的急著要你回覆,但還想等其他公司面試結果的兩難。
各種趣談與插曲
*其中一間發了 offer ,後來又改感謝信 囧 (可能有更優秀的候選,或內部溝通出槌)
*其中一位面試官,他之前面試過我前公司 XD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也蠻合理的)
*在我已經決定時,有一位網友加我 FB,原來是投的某公司的 CEO
問我前兩週投他們那邊,怎麼聯繫都沒回應,我接著去檢查 email ,確實沒有寄給我,
也沒有未接電話紀錄,因為我都在同一個平台投,其他公司都正常聯繫,
不知道為什麼這間的窗口會把我漏掉或弄錯 ="=
=>有時候沒有面試邀請是因為對方流程太慢或是 HR 手誤
其中一間因為 IT 團隊太小,自我優先發感謝訊(此時也已經收到其他 offer),
節省對方回應的流程。
個人背後考量是原本公司 IT團隊就很小,在老闆沒有給足夠的時間去建構更好的
開發模式下,發現這樣專業技能的成長真的會受限(不進則退)。
這也是給大家參考,如果擔任新創公司初期的重要元老,成長起來也是會有很多收穫,
但待遇或是專業能力上的進展,就要看整體團隊的進化了。
面試現場,建議除了幾張 A4的簡歷介紹(專業技能列表,工作經歷,自傳等)
可以做一份個人經手過的專案簡報,一方面知道你做過什麼, 另一方面
因為畫面有圖文對照(影片或線上網址都行)會更加清楚。
如果是剛畢業的就多準備一些比賽紀錄或是大學專題(碩士論文主題等)之類的。
關於技術性問答 被問到的,多少會有沒碰過、不知道或是比較難的,
面試官除了要了解你的程度, 同時也是觀察你面對問題的反應跟思緒。
(本身是做 web後端跟電商相關)
大致抓一些複習項目
物件導向相關、solid principle
design pattern
DB效能與瓶頸處理經驗
快取使用情境
設計過多國語言的經驗
遇到什麼難題,怎麼解決
(有些前端的項目,如應徵全端工程師的話也會問)
RWD經驗
JS 相關套件/框架使用經驗
ECMAScript2015 常見細節(參考網路資料 interview-questions)
Git 使用狀況
CI/CD 經驗
unit test/TDD 經驗
主機管理經驗: AWS, GCP
使用者追蹤相關
第三方 API串接經驗(FB/GA/金流/物流等)
然後有些不是技術型問題,如自己先想過,現場會比較好回應,例如:
-之前有關注哪些公司/工作
-有嘗試過side project?
-對什麼感興趣(不論休閒生活或工作專業上)
-工作內容個人想做什麼(前端/後端/組別等)
-怎麼跟公司中非IT成員溝通
-覺得上一個公司/團隊的優缺點
-給我們(面試公司)打幾分
-有逛過我們的網頁/產品/服務嗎,有什麼見解或是建議
=> 面試前可以多看一下對方的產品/網站/app 看到 bug 瑕疵或是可以改善的地方
都可以筆記,提供個人覺得可優化的區塊跟作法。
有時候個人已經會的技能,不一定達到對方設定的技術低標,
但是積極的態度或是學習能力等特質,會讓對方團隊願意收,
這部分就是看個人想法跟投的公司文化了。
自我主動提問的部分,建議可以了解
-公司開發環境跟工具與規範,會議頻率與模式
-給假放假規則,上下班時間模式
-一般福利或是有無特殊公司文化活動
-對於讀書會,參加研討會是否有補助,或是怎麼鼓勵進修
-通常也可以主動提預期的待遇/薪資
延伸閱讀:
矽谷新創 Asana:我們是這樣面試工程師的
https://meet.bnext.com.tw/articles/view/37519
淺談新創公司的員工激勵機制
https://www.inside.com.tw/2016/05/17/option-pool
=>新創公司有的會發 stock option ,多了解一下概念跟比例
個人都是優先從新創圈去找公司職缺,覺得這個平台用標籤方式搜尋,蠻方便的
https://www.yourator.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