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ewSpec (新規格)》之銘言:
: 前幾天面試了一個接近10年經驗的工程師,
: 原本是希望讓他來帶個團隊的
: 面試之後發現,他近10年的經驗幾乎全都是創業公司
: 各種行業、各個層級的創業公司職位
: 因為這些公司都是那種台灣國內小創投玩玩的那種,
: 所以基本上日活月活也都根本起不來
: 因為用戶和業務量不大,所以各種技術和架構也當然都不需要了
: 只要app和服務能跑得起來就好,跟做科專demo沒什麼區別
我進LinkedIn以前幾乎一直都在創業的公司啊,去年離開LinkedIn後直到現在也都在
一家算新創的公司做
只不過,13年前我選擇加入的公司是專門做當時還很新的軟體框架的,後來加入的
創業公司則是幫著在舊金山的總公司打美國市場的
加入新創比起加入大公司最大的差別就是:
大公司你要相信的『可以只有價格』,但新創公司則只有你真的相信那個價值,
才該做那個選擇
這個世界充滿例外,真正的新創就是在尋找有意義的例外,當你看過去這些公司都
千篇一律,成天要是科技圈還是某某分析師出了個什麼新名詞,就要把公司產品介
紹加上一段恨不得把所有最潮的詞句都用上的,這種公司跟投顧老師開間紙上公司
靠話術騙菜籃族有啥兩樣?
: 這其實說明了了一個困境:
: 作為一般公司工程師發展可能不好,看的不全面,成長不多
: 所以我想學更多東西,所以我去創業,負責更全方位的職責,希望能力更強
: 但是這些創業公司的規模小,所以其實每次做的事情都一樣,一樣淺、一樣不深入
: 這擺明了就是那個可怕的職場寓言:
: 工作怕的不是一件事情做十年,而是做了十年一樣的事情
: 老在搞創業公司也是一樣的
加入新創公司努力是基本,怎麼做選擇才是重點
不論當年還是現在,我最討厭的就是那種很潮的詞句用一大堆,但想要解決的問題
講不清楚的公司
任何面試新創公司的求職者,問問題的時候,都應該要是很有禮貌的問Founder:
『除了要騙的對象換成VC外,你跟投顧老師有啥差別?』
我可以接受公司哪天就是變成一家中小企業,不再Sexy,不再新,但不能接受用騙的
,人如果相信一件事情,他就會主動的支付代價,把『創辦人支付的代價是什麼』給
挖掘出來,就是新創求職者的基本功課,也是第一要求
再來是市場,市場選了那天花板就是在那裡,所以我選新創從不選只以台灣做市場的
公司:
『產品的市場目標是全世界,老闆非常認真地爭取海外客戶與訂單』
當我十幾年前開始走這條路後,這就是我看公司的第二要求,不是說只做台灣的生意
有啥不好,只是對技術人員的成長來說就是不太好,每秒請求數就是太低、後台需要
處理的資料量就是太小、太容易不是靠團隊能力而是靠特許權靠桌下關係賺錢
我現在因為生涯方向的關係還比較有可能做跟當年不一樣的選擇,但即使在現在,做
只看海外市場的公司都還是很合理的
但要能做出這種選擇,就得相信很多別人不太敢相信的事情:
1. 我得相信公司在台灣能見度很高、喊得出名號是沒有意義的
2. 我得相信台灣股市給大公司的股價是沒有意義的
也就是在台灣的名與利都要放掉,也許這些對別人有意義,但對我就是沒有意義
這從公司參加或舉辦的技術研討會的次數,是否大於參加什麼創業者聚會的次數
也能觀察得出來,不做台灣市場的話,跑那些攤是沒有意義的,多跟宅男宅女工
程師們互動,看看人家怎麼解決困難問題還比較有益
公司名稱誰都沒聽過?在幹什麼要介紹給陌生人聽簡直是不可能?
公司前幾筆訂單是莫三比克跟加泰隆尼亞,弄不好下週要飛去約翰尼斯堡出差?
那就太好了,這八成就選對公司了
要走新創這條路,不但是在追逐例外,自己也得成為例外
而第一個例外,就從選擇做起
選擇做得好,不論公司最後會不會起來,實力都不會差太多,更多只是適不適合的問題
: 在台灣,因為用戶基數這個基本的限制,所以一般的創業公司真的很難生存下去
: 如果工程師自己看不清的話,很容易就是這間公司幹一樣的事 (like... CTO?)
: 到下一間公司照樣幹一樣的事,然後再下一間....
: 就這麼折騰了幾年,講實話了,你去了幾間公司,就是做了幾次一樣的事情
: 真的 一 點 長 進 也不會有的
: 誠心建議有心創業的工程師們,在有一定的技術能力之前
以上同意,但這就是做選擇的能力的問題,如果沒有辦法放棄『大家認同的價值』
那做選擇的能力永遠不會好,這其實跟技術能力無關了
: 好好先乖乖待在有口碑、有技術實力的大公司裡看看
: 自己不管在技術或架構能力上的成長、眼界的擴展才是最重要的
: 創不創業真的沒什麼關係,就只是一個風潮而已
小公司的坑是:
會的很雜,真的很雜,我在LinkedIn的時候有時候啤酒喝一喝會跟比較年輕的工程師
開玩笑:
你們哪懂什麼叫Full stack engineer?你們會需要開著pickup truck(入境隨俗,
台灣當然是得利卡),載著伺服器、磁碟陣列、路由器去客戶那邊現場裝機嗎?
什麼CI/CD ,這才叫做Release好不好?
而且這些機器還都是從survey 主機板、CPU跟菜市場討價還價採買完組裝開始的,
灌作業系統、資料庫,設定網路安全,列軟硬體清單、寫維修手冊、搞backend dev、
採買工業電腦、搞embedded System dev、寫ActiveX控制barcode scanner、搞web
application dev,等到終於可以載著一車細軟去客戶那邊裝機的時候,還得照顧一下
人家MIS的迷信,得先看農民曆挑個黃道吉日才去那邊,喔對了,沿途得停一下內湖大
潤發買綠乖乖跟整箱的國農拿去拜
可以想像如果一直忙這樣的東西,當然不可能有時間去做什麼比較深入的開發與思考
就是只能殺雞、殺鴨,系統體型稍為大一點的就下不了刀了,長期下去各方面就會受限
,如果人又被動,這在職涯上會活得非常辛苦
大公司的坑跟小公司的坑又不一樣,大公司的坑是:
太菜的時候就加入,會容易缺乏對系統博雅上的認識,雖然常有機會碰上很難、小公司
不可能可以搞的東西,但...也許這麼麻煩又古老的玩意,全世界也就只有這裡有需要了
所以最糟糕的情況就是,你很會的是拿著公司給的神兵利器去屠龍,但殺豬宰牛的技巧
幾乎完全不會
那除非人就是在足夠多的大公司之間輾轉,而且還有點手腕能混得不錯直到職涯下莊
,不然一個踩空那個失落感會非常非常的大
以我在灣區的觀察,這種人的imposter syndrome 容易特別厲害,常常到最後連自我
價值都要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