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bc5555 (前進)
2021-10-27 21:30:55Hi各位,我在新創的一些經驗,希望給還沒入坑的PM或RD一些躲雷的指引,或是在職涯上
可以有一些啟發。
作者:
fake01 (假面超人)
2021-10-27 22:20:00感同身受,推
作者:
alihue (wanda wanda)
2021-10-27 22:31:00推。去被雷一次然後終身不再嚮往新創也不錯
作者:
markbex (馬克杯)
2021-10-27 22:33:00推分享 新創的歷練很有幫助
作者:
kkroy (☆㊣↖煞氣ㄟ阿喂↘ξ★)
2021-10-27 22:45:00推
作者:
Odia (Odi)
2021-10-27 22:52:00職涯有限 進去前多了解 踩到雷就快逃
作者: ftrhalcyon (futurehalcyon) 2021-10-27 23:33:00
優文
作者:
lspci (awk sed echo)
2021-10-28 01:23:00上次不是有人上過兩堂程式課去當新創的CTO 回頭上網譙老闆
作者:
unmolk (UJ)
2021-10-28 03:25:00優
作者:
rtoday (rtoday)
2021-10-28 05:42:00推
作者: cloudgoogle (漫步在雲端) 2021-10-28 07:26:00
推
作者:
parrossa (parrossa)
2021-10-28 07:27:00推
作者:
paint (有斑紋的馬)
2021-10-28 09:02:00被新創雷過的 都會懂得大公司的好
作者:
jobintan (Robin Artemstein)
2021-10-28 10:31:00在歐米,Series C以下的也是有隨時收掉的可能,除了是已經Series D以後,產品在特定領域有一定的知名度。除非你想當他們的founding member,不然想找startup還是Series D以後,不要然還不如大企業來的穩定能多幹幾年。
作者:
MoonCode (MoonCode)
2021-10-28 13:13:00我覺得大多加入新創 自己就是最雷的那個 不要檢討別人
作者:
iceorz (喔喔~~~)
2021-10-28 13:45:00台灣的新創環境並不夠健康,坦白說10個新創11個雷號稱新創的老公司也很雷,只要沾到新創都很慘 XDD這是整體大環境的問題,歐美坦白說也只是稍微好點而已只不過我們只會注意特別好或壞的而已
作者:
Hsins (翔)
2021-10-28 13:56:00這篇算客觀吧,怎麼就檢討別人了?
作者: yaki00011 2021-10-28 16:12:00
推
作者:
srwhite (魯蛇阿白)
2021-10-28 17:31:00好奇問大家覺得RD需要在意公司的商業模式嗎
作者:
Bonjwa (嘴砲王退散!!)
2021-10-28 18:01:0010家新創9家雷,超過8成皆低薪 不要不信.....RD若不去了解新創的商業模式,到加不了薪的時候就會了解
/新創 明明不久之前才有一大串討論事實就是那樣 這話題根本沒有再討論的價值
作者:
a9603700 (大雄教你怎麼玩靜香)
2021-10-28 19:35:00人生只有一次,不要不信
作者:
jobintan (Robin Artemstein)
2021-10-28 20:08:00與其加入別人的startup,不如自己創業搞startup的好。
新創除非你是創辦人啦 不然就是看薪資 而已給不起錢的 有夢也沒辦法完成 新人慎選
作者:
tnfshjcc (↖煞气a攜阿攜↘)
2021-10-28 21:42:00美國新創就算D輪也開始獲利後 薪水還是照一般市場給所以我後來還是去面tier 1/2之類的公司 薪水才好
作者:
dolphan (Dumbledore)
2021-10-29 01:48:00推
作者:
jobintan (Robin Artemstein)
2021-10-29 07:10:00歐米startup也有雷的,有的還有更坑爹的clawback policy,一旦人離開公司,無論自願離職或被火被雷,手上的RSU都會被公司強制收回,有的還是無償收回,有些startup到了Pre-IPO的階段就會開始分批let go一些人,為了使公司的帳面會更好看,總之不得不慎吶。
作者:
Bonjwa (嘴砲王退散!!)
2021-10-29 09:44:00而台灣的部分,HR甚至把RSU的權利說得不清不楚越小間越會
作者:
tnfshjcc (↖煞气a攜阿攜↘)
2021-10-29 09:54:00樓上說IPO前裁員我有聽說 例如Toast但他們宣稱是疫情XD
作者:
jobintan (Robin Artemstein)
2021-10-29 10:30:00看該公司有無clawback policy,通常會寫在offer letter裏頭,想接就看清楚,不然找個lawer比較好。要不要賭看自己,怕的話找Post-IPO公司唄。
作者: champion0922 (Evan) 2021-10-30 00:21:00
推
我也覺得臺灣能活下來的新創不多,但我就是特別喜歡自由的工作環境跟文化
作者:
WWIII (東邪西毒)
2021-11-03 00:10:00這篇要頂上去
待過外商新創跟台灣假新創,只能說問題都一樣,但是外商的自由風氣很舒服,我個人是認為外商新創很容易變成舒適圈,後期就是卡在天花板上不去再來就是新創公司基本4-5年一個坎,過得去的很少,失敗就是一波換血重來
作者: antelope01 (羚羊) 2021-11-12 11:25:00
優文
作者: klps50932 (可伊) 2021-11-13 02:08:00
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