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比較偏遊戲綜合討論,PO在PS板或NS板感覺都怕會引戰XD 最後還是PO在這好了
最近剛趁著過年閉關 破完玩到一半的戰神 和 新買的薩爾達曠野之息,
這兩款GOTY後,先講我"個人"喜歡 戰神>薩爾達
但以2018年玩過的遊戲中,最喜歡的則是底特律變人
(我就是為了這部才買PS4的,果然完全是我的菜)
這才體會到一句話:沒有一款遊戲是適合所有人的!
(其中"遊戲"換成電影、政治傾向、伴侶條件…都通用)
後來想到之前看過的政治光譜,閒暇之餘試著把幾個有玩過的大作,根據 劇情、自由度,
做成遊戲光譜自己稍微來分類一下
大概畫成下圖
https://i.imgur.com/M7ahCsd.png
圖為小弟自己主觀的體感繪製的,有不同看法還請見諒
當然,遊戲不只有自由度與劇情那麼單純,所以很多種類都沒列出來,
多人線上、動作類、格鬥類...等都沒特別拿出來談
但也重新審視自己喜歡的遊戲光譜落點
個人喜歡劇情向的遊戲,比起自由度,更喜歡專注在劇情的完整性,
但純視覺小說我又吃不太下去(有特殊功能的某貓除外…)
我的遊戲光譜傾向約落在最上偏右方,
互動式電影、一輪神作等 都是我的最愛,
(Steam上有印象的最喜歡的有 life is strange、quantum break 買美劇送遊戲XD
古墓系列... )
而光譜的另一端 沙盒類、模擬類、經營類的遊戲
正是我完全無感的遊戲XD
(Minecraft、Don't starve me together、文明帝國、模擬山羊、歐卡等等
有試著玩過 但真的電波都不太合)
但也發現遊戲間也開始有點趨同演化,
原本線性式的<秘境探險1~3>,在4代和DLC中,也有加了開著吉普車跑圖的半開放世界
原本線性式的動作遊戲<戰神系列>,也加入了更深的劇情與能划船探索的半開放世界
沒什麼自由度的互動式電影,<變人>則以海量的劇情與結局作為提升"自由度"的方向
而同樣相較沒劇情的沙盒生存遊戲,<The Forest> 開始加入了一些劇情(並還有雙結局)
就變得挺有趣的,這款可以算是讓我對沙盒遊戲有另一種看法
大多的"大作",應該可算成主流民意的最大公約數,
而稱"神作",幾乎都是在某個細節的創意有爆炸性的突破
最後我想這也是索粉任粉常常互戰的原因之一吧XD
兩邊的遊戲大多原本就在光譜的不同側,
PS上所謂的"大作"由頑皮狗系列的為代表,大多開始注重劇情、演出、畫質…等等,
玩完遊戲就像看了場好萊屋電影或美劇
而任天堂的遊戲則大多是劇情不用太誇張太複雜
(林克醒來打敗魔王加儂救薩爾達、瑪利歐打敗魔王庫巴救公主…)
重點擺在遊戲性、互動性、體感...等,
在達成目的過程中發生的內容才是遊戲重點,甚至更多重點擺在"玩家間的互動"
各有所長也各有粉絲,沒有誰比較高級,
認清自己的光譜傾向,挑選自己喜歡的遊戲才是重點
小朋友才在戰平台,遊戲出越多最大的贏家除了G胖外,就是這群玩蒐集遊戲的玩家吧X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