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沒什麼好講,交易規則本身就是零和,
錢只是在很多人當中,不斷流來流去罷了。
但股票以長期來說,扣掉那些發給股東的現金,
一樣是零和遊戲。(扣掉交易成本變負和)
假設某檔股票1000張,如果它從10塊漲到20塊,那總資本利得就1000萬。
但是中間漲漲跌跌的轉折,拉開來算搞不好有50塊,要是有神人把那50塊都賺了,
那就一定有人少賺(甚至賠);如果那檔股票從20塊又跌回10塊,
也一定有人(或很多人)得承受20到10這段的苦果。這才是現實。
永遠不要忘記股票市場是次級市場,
它只是供初級市場(資金需求者)募資和變現的管道,
在股市流動的錢,絕大部分並不會幫助公司營運。
我很喜歡Peter Lynch說過的一段話:
高價投資一家非常成功的企業,是最令人覺得喪氣的悲劇,
因為公司雖然賺大錢,你卻繼續賠錢。
==
用比較總體的眼光來看,所有參與某市場者,在特定期間的總獲利/虧損,
就是扣除摩擦成本(稅/手續費)後,該市場市值(加現金股利)在那段期間的變化。
長期來說大家能賺到的,或者該說感覺賺到的(市值永遠不可能完全折現),
就是市場的總資本利得。
價值投資低買高賣,說穿了,不過是低買者賺殺低者的錢,高賣者賺高買者的錢。
巴神撿便宜有一套,但要說他對美國經濟有什麼巨大貢獻?我倒不認為。
(我指的是在市場賤價買好股這行為,直接投資讓現金流入公司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