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還是個菜鳥時 賠錢的時候 不是在網路上互相討論取暖猜測底部
而是默默的把手上股票一檔檔股票 財報 新聞 產業動向
用GOOGLE一條條找出來 每天思考我當初的決策哪裡出了問題
1.營收預估過於樂觀?
2.財報獲利品質不佳 一次性獲利過高?
3.新聞及產業動向有重大轉變?
以上體質都沒變 那是否
4.當初買的價格過高?
5.當初買的部位太重?
針對上述幾個問題 才能思考下一步的對策(族繁不及備載)
而不是一味的
怪景氣(不是每個產業景氣都不好)
怪匯率(不是每個公司都會受影響 有些公司處理的很好 優於同業)
怪員工分紅 (人家傳統產業都發現金 人家也都不會跳槽)
怪政府 (這年頭公司還靠政府 沒看到國營事業大半虧損嗎?
阿斗有劉備當老爸 諸葛當軍師哩)
怪物價(公司自己轉嫁能力差 還敢在那邊抱怨 阿就沒有競爭力啊
人家有的想到多妙的方法啊)
因為其他公司都有 為什麼有的公司還因此賺錢成長?
你每天點YAHOO的漲幅排行 還是有人漲停或抗跌啊? 你怎麼當初沒選到?
當我慢慢有經驗時 以上這些事情 我就會已賠錢假設先去做
雖然還是不可避免會中槍 但是最後原因都在四跟五比較多
中槍比較少 存活下來機會就高 這是不變的道理
有時候 趁行情不好 書才看的下去.......
網路人變多 大家都賠錢 才靜的下心聽的進勸
以上是半瓶子的建議 愛聽就聽 不想聽就當我在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