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只要邏輯對了,要賺錢應該不是什麼多難的事,問題是很多人根本是用情緒來操作
即使列出100種選股策略,只要用情緒來操作就一點用處都沒有。
例如1:
在不計算交易成本的情況下,假設有一檔股票放1個月預估可獲利5%,
放半年可獲利30%,照理說投資人應該會互選一半,因為年化報酬是一樣的。
但看起來選放1個月預估可獲利5%的人應該比較多。所以版上不定時就會出現每天獲利
1%的PO文出來。
例如2:
某公司假設獲利狀況不變,在今天股價96元時想進場,上星期股價90元時應該更想進場。
或在90元不想進場,那今天股價96元時應該也不想進場
※ 引述《IanLi (IanLi)》之銘言:
: 這是我被問到的蠻開放性問題,細部想想也有不少討論空間,
: 與其私下回覆一人受益,不如把問題丟到板面上讓大家思考
: 討論,集眾人之思考讓思緒更完整。
: 某選股邏輯如下:
: 1.先篩選突破105MA(股票要漲一定會突破突破再突破)
: 2.再篩選本益比12以下(之前看Q3台股均本益比約12,且本益比低還可以騙自己是長投)
: 3.選股價50元以下,股本15億以上(本金少,便宜的才可以分批買進)
: 4.有突破就買進一點
: 5.跌破最近的關卡就賣,來不及賣的就當做長期投資囉....囧...
: 可以請問:
: 1.這樣子的選股或是操作方式,會有很明顯的差錯嗎?
: 2.我依此方式選了志超(8213),這支還ok嗎?
: 3.有不需要很強的基本面跟技術面就可以 24% per year 的方法嗎...XD
: 我先不作答,這些問題可能也是許多人心中的問題,以上討論
: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