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韓國悲劇為削減福利的歐洲敲響警鐘

作者: Blackrice (國際情勢)   2013-06-02 19:15:25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3555
張夏准:韓國悲劇為削減福利的歐洲敲響警鐘
我的國家韓國是一個經濟明星。它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但是,對於一個在20世
紀六十年代早期人均收入不及迦納(非洲西部的一個與韓國差不多大的國家)一半的國家
,現人均收入達到20,000美元(與葡萄牙同水準)的確是一個奇跡。人均年收入增長率接
近4%,是發展速度最快的經合組織(OECS)成員之一。
曾經的血汗工廠的代名詞,靠大量生產廉價的收音機電晶體和運動鞋謀生;這個國家現在
掌握著iphone和計畫全球發售的Galaxy的核心技術。同時韓國也在造船,鋼鐵和汽車行業
處於領先地位。 從美國專利局批准的專利數來看,這個國家在世界人均創新能力上僅次
於日本和臺灣省,位列第三。韓國是世界上大學入學率最高的國家,而且在所有國際標準
測試中,韓國學生都在前五名。
那麼,如果所有事情貌似都在順利發展,韓國人為什麼呼籲選舉改革?因為他們感到不幸
福。(譯注:9月19號,安哲秀指出,政治改革應該從選舉的過程開始。他對韓國政界進
行了批評http://www.chinanews.com/gj/2012/09-19/4196469.shtml)
根據近期的一項對32個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國民的價值觀調查發現,韓國國民的不幸
福感僅次於匈牙利國民位列第二。更糟糕的是,首爾的延世大學對23個經合組織成員國調
查顯示,韓國兒童是發達國家兒童中感到最不幸福的。2009年,韓國在世界自殺排名表中
榮登榜首,以每100,000人28.4的自殺率遠遠甩開日本(19.7每100,000人)。韓國人的幸
福感從來沒有這麼低,在1995年,韓國人的自殺率還在經合組織平均之下,只有10每
100,000人;但是現在,這個數字幾乎是當時的三倍。
韓國的悲劇是1997年經濟危機後經濟改革的惡果。在英美模式下,股市全面向外國投資者
開放,由於投入較大,在國際股東的壓力下,上市公司通過最小化投資謀求短期利潤。放
寬的管理制度使得銀行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利潤更高的消費貸款,導致商業貸款的比例下
降。正是由於商業信貸投放量的減少,小型未上市公司的投資能力嚴重下降。
這種顯著下跌的結果導致了經濟增長率的實質性下跌,由每年6%-7%的增長率跌至每年4%
(按人均計算)。伴隨著低增長率,只有少許報酬可觀的工作崗位被創造。這種情況再加
上1997年以後對勞工法的放寬,使得雇主們對他們的雇員有了決定性的優勢。許多雇員被
解雇,然後為作為"代理員工"被重新雇用,拿著更低的工資做著以前同樣的工作。勞動人
口中沒有固定工作合同的人的比例由原本已經高的50%,上升到60%,是經合組織(OECD)
中的最高紀錄。
目前,並不是說固定工作合同能提供一些保護。大多數公司停止了過去為核心員工提供終
身雇傭制(非正式形式上)的做法。結果,年紀大的員工在壓力下,讓路給更年輕,薪資
水準更低的員工。
所有的這一切正在被消耗掉,在這樣一個沒有像樣的福利的國家-在經合組織中排名倒數
第二,僅僅領先墨西哥(通過福利支出占GDP的比重來衡量)。考慮到這些因素,人們長
期生活在由於失業、被迫退休和重大疾病導致生活貧困的恐懼中。
這種恐懼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釋這個國家過度的教育熱情。學生們認為更好的教育資歷,在
這個無情的就業市場能給予他們一層保護,因此刻苦學習。但是,由於每個人都在努力學
習,他們不得不付出更多。結果是帶來長時間的學習(在國際測驗取得同水準成績的芬蘭
兒童學習時間的兩倍)和巨大的精神壓力。
此外,工作不穩定感的增加,驅使最優秀的韓國學生投身到"穩當"行業中,比如醫療,司
法界,使得科學工程類的行業失去尖端人才。這種趨勢如果繼續下去,國家的創新能力將
受到破壞。
我國的悲劇應該對正著手削減福利政策的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敲響警鐘。他們相信這些削
減政策將降低預算赤字,並且通過人們更有力的競爭來活躍經濟。然而,韓國的經歷顯示
出,實際上這種不安全感會降低而不是提高人們的生產力,同時也帶來極度的不幸感。無
疑,這不是他們想要的。
張夏準:
韓國發展經濟學泰斗。1992年獲得劍橋大學政治經濟學博士,畢業後即被劍橋大學聘為政
治經濟學發展的研究員。曾受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深刻影響。[1][2][3]
張夏准曾寫過多本經濟政策書籍,其中包括2002年出版的踢走梯子:歷史眼光下的發展策
略,這本書得到2003年Myrdal獎,被翻譯成七種語言。他還在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
歐洲投資銀行擔任顧問,還曾在樂施會中任職。張夏准還在華盛頓的經濟政治研究中心(
CEPR)工作。2005年張夏準與哥倫比亞大學的Richard Nelson一起獲得李昂鐵夫經濟學獎
(Leontief Prize),張夏準也是"劍橋經濟期刊"的編輯之一。
研究機構普遍認為,張夏准對現任厄瓜多總統拉斐爾‧科雷亞有很大的學術影響。[4]
[5]
他的著作「踢走梯子」對當今的政治經濟學有很大影響。當今,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
組織等國際金融組織不斷鼓吹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優越地位,並強烈建議發展中國家採取
經濟自由主義政策。張夏准發現當今世界上的大多數已開發國家在發展階段都曾採取經濟
幹預措施,從而與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說法相悖。他認為,現在的新自由主義
金融機構企圖在發展中國家經濟自由化的過程中謀取利益,而並非幫助貧窮國家發展經濟
、消除貧困。
在台灣有出版兩本繁體中文書: 1.富國的糖衣:揭穿自由貿易的真相
2.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
作者: stone40licks (Jeff)   2013-06-02 21:53:00
全世界的第一志願都是醫學系 台灣不是特例醫學也是需要研究和創新發展的 別以為只有科技要
作者: stone40licks (Jeff)   2013-06-02 21:56:00
金融商業也要 社會科學也要 哲學思想也要台灣這種科技至上的思想 是很恐怖的
作者: stone40licks (Jeff)   2013-06-02 22:20:00
醫生很多都兼學校教職還有做研究
作者: stone40licks (Jeff)   2013-06-02 22:21:00
你可能不知道台灣在醫學研究這塊也是世界頂尖的就算被操到沒時間力氣做研究 也是制度的問題
作者: stone40licks (Jeff)   2013-06-02 22:22:00
不代表優秀人才進醫學系沒意義科技業還不是一堆奴工 天天爆肝真正的創新是在大學或是研究單位
作者: stone40licks (Jeff)   2013-06-02 22:23:00
台廠只會cost down 是搞不出創新的 這是心態問題china是世界上少數的例外
作者: stone40licks (Jeff)   2013-06-02 22:25:00
還有醫生報酬率比科技也高 這也不一定在大醫院的那些醫生還要兼教職 投入跟報酬不成正比
作者: stone40licks (Jeff)   2013-06-02 22:37:00
推樓上 台灣科技業遇到瓶頸是產業升級出問題
作者: stone40licks (Jeff)   2013-06-02 22:38:00
不要牽拖到分紅費用化 這只是導正不好的制度而已現在理工科系有比以前不熱門嗎? 分數還是一樣高啊
作者: stone40licks (Jeff)   2013-06-02 22:39:00
台灣有很大一部份優秀的人才都進科技業了甚至多到個人覺得不合理了 可惜都是被當工人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