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灣玩家現身:我靠挖比特幣過活

作者: LOVE2006 (空軍總司令攻7000)   2013-12-06 20:47:04
1.原文連結:
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22232
2.內容:
2013-12-04 第439期
台灣玩家現身:我靠挖比特幣過活
文/呂愛麗
現年25歲的楊哲豪自大學起,即全心投入比特幣礦工行列,如今平均每天可挖到0.05個比
特幣。身為國內資深礦工之一,他分享這三年的心路歷程。
與創辦比特幣中文社群的楊哲豪約好在台北市圓環的一座咖啡廳見面。他氣喘吁吁出現,
連聲「抱歉!遲到三分鐘。」坐定點了飲料,他主動表示,任何關於比特幣的問題都可以
問他,一副達人的模樣。從比特幣誕生、交易運作、挖礦等艱澀的技術問題,楊哲豪都一
一耐心回答。
挖礦三年無怨無悔 每天二十四小時不間斷
採訪過程中,手機不時響起,都是有興趣購買比特幣的人詢價,或告知楊哲豪已付款,提
醒他將比特幣轉到對方電子錢包。隨著比特幣在國際的交易價格不斷創新高,11月底已飆
破一比特幣兌一千美元,楊哲豪透露,平均每小時可接到三至四通類似的電話。今年內,
他已售出上千個比特幣。不過,比特幣價格波動激烈,年初只有1比13美元。
自稱宅男的楊哲豪,自離開大學,一頭栽進比特幣的世界,儼然這是一個他願意花盡心力
去捍衛的國度。事情的緣起,發生在他大二那年,因一支YouTube影片,激起他對比特幣
的好奇,也由此展開「挖礦」的工作。
楊哲豪解釋,比特幣誕生於2009年,由一名(編按:或一組人,比特幣的創始者至今仍是
個謎)署名「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網路發表了一篇名為「比特幣:點對
點電子支付系統」的文章。開宗明義,中本聰將比特幣定位為無須透過第三方機構把關的
支付工具。
目前,全球最大的線上支付平台是PayPal。作為第三方單位,PayPal肩負的重要任務就是
避免雙重支付。雙重支付是電子貨幣付給一名以上的交易對象,這是電子貨幣的罩門。若
將電子貨幣想像成一般人電腦中的文字檔,則不難理解,同樣的檔案是可以同時傳送給一
人以上的。
為了解決雙重支付,但不願付出高昂的手續費給第三方單位,中本聰於是設計了比特幣。
至於如何確保雙重支付不會發生,像楊哲豪這樣的礦工顯得至關重要。
礦工有兩項任務,一是利用強大的電腦運算能力,解決中本聰所設計的軟體所產生的數學
難題,即挖礦;二則是協助驗算、查證每一筆比特幣交易。協助驗證的礦工可獲得0.0001
個比特幣作為手續費。
在楊哲豪家中,他架設了九台供挖礦用的顯示卡。從加入礦工行列第一天起,這九台顯示
卡即沒日沒夜的在挖礦。剛開始,父母對楊哲豪的舉動完全摸不著頭腦,「有一次從外面
回家,竟然發現電腦關機。」原來是爸媽認為電腦一直開著,太浪費電。所幸當時比特幣
還未創天價,不然楊哲豪可虧大了!
不過,起初楊哲豪只將挖礦視為宅男另一項電腦遊戲。比特幣是由0至9、A至Z所組成
的一組序號,「第一次挖到礦,並沒有特別興奮,就是單純在你的電腦上看到一組序號產
生。」
一一年,比特幣的價格由30美元,崩跌至2美元,跌幅高達九成以上,「熱情也瞬間冷卻
,」楊哲豪的礦工生涯為此中斷了一段時間。
斥十二萬元買專業挖礦機 從單打到團隊 礦工也轉型
這段期間,楊哲豪認真研讀了中本聰發表的文章,讓他頓時發覺,「比特幣可以是完美的
世界貨幣。」除了無須透過第三方單位,比特幣的特性還包括交易不可逆、無匯差、具有
總量上限。其中比特幣的總量上限最為人所讚許。中本聰將比特幣設計為猶如蘊藏黃金般
的礦山,這座礦山每10分鐘主動產生一個區塊,前4年,每個區塊含有50個比特幣。第二
個4年,數量減半至25個,以此類推。截至2140年,當整座礦山已被弭平,將可挖出總計
二千一百萬個比特幣。
(本文節錄自439期財訊雙週刊)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
2011 歐債危機 跌90%
作者: minnaQQQQQQQ (圓圓)   2013-02-06 21:01:00
彼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