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一盤大棋:上海設立自貿區的歷史內幕

作者: Blackrice (國際情勢)   2014-01-05 23:14:5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12d230102e5hp.html
一盤大棋:上海設立自貿區的歷史內幕
上海為什麼需要設立“自貿區”?
一、真是來之不易的餡餅
上海自貿區的方案早在十年前就與上海洋山深水港的專案一併提出了。當時是以上海保稅
區的名義上報發改委和商務部的,卻遲遲得不到批准。記得當時的市委書記陳良宇第一次
召我去他辦公室時,就歎苦經說:上海越來越困難,過去定下的專案現在都實施不了。
  果然,當時的商務部率先向上海發難,公開由部長助理發表聲明宣佈“上海搞車牌拍
賣是非法的”。這樣的聲明顯然應該是部長指使總理授意的。
  緊接著,中央不僅叫停了上海的公務員加工資,還要求降低上海公務員的工資。可同
時,外地的公務員工資則大幅度增加(名曰“平衡”),xz公務員的平均工資甚至從1500
暴漲到4000元,以至於因為農牧民的收入沒有同步增長引發了大規模暴亂。同樣的情況也
出現在xj。很快,上海的公務員開始抱怨上海的領導。
  更令上海領導心驚肉跳地是總書記上任近四年都不來上海,甚至走到與上海交界的昆
山村落也不進上海。這在上海人眼裡,就是一個中央不再重視上海的信號。
直到2006年6月,在上海召開上海合作組織峰會胡才第一次進上海。這與李一上任
立即在上海召開華東各省一把手會議形成強烈反差。
  眾所周知,上海世博會是新中國建國以來最大的國際政治活動(來了一百多國家的元
首),時間、規模、影響都遠遠超過奧運會。可是中央不僅拒絕出一分錢,某總居然在他
十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隻字不提上海世博會。
  在土地問題上更加讓上海為難的是,超過50畝土地轉性就需要國家發改委批。上海好
不容易爭取到一個迪士尼樂園項目,國家發改委竟然只批了600畝地,比我的私人莊園面
積還小。據說條件還是放棄歐洲空客大飛機組裝項目給某總的家鄉天津。
  更讓人費解地是,上海早在上世紀末就與浙江訂立了租借浙江嵊泗的大小洋山島發展
深水港的協定。對上海來說,洋山深水港對解決上海的發展瓶頸有決定性的意義。可是這
個完全由上海自己投資開發的項目一直得不到中央的認可。直到2006年6月12日胡總書記
來上海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原日程中並無參觀洋山港行程,陳良宇事前密謀安排
H去與洋山港相鄰的浦東孫橋參觀農業大棚,並於6月11日晚間親自召見孫橋的老總張明華
,佈置他千萬不能拖延總書記在孫橋停留的時間(結果只停了17分鐘),以便陳可以“順
便”安排總書記去洋山港視察,以獲得總書記的表態。
  意外的是,總書記一到上海,給了陳一份《國內動態清樣》,就是新華社給政治局常
委的“內參”,上面介紹了我在金山廊下搞的“農業生產方式變革”方案。胡提出不去孫
橋要去金山我這裡參觀。如果這樣,那洋山就去不成了。陳良宇勃然大怒,半夜把我和當
時的鎮長張亞軍(現在的區農委主任)召到他在康平路的辦公室,由當時負責農業的副市
長胡延召、市委研究室主任兼辦公廳副主任王戰、市委秘書長范德官和他的大秘秦裕(也
兼市委辦公廳副主任)負責審問我們。我們當時都不知道出了什麼大事,張鎮長更是直哆
嗦。後來才知道陳以為我們背著他私自給中央寫材料“攪了”上海洋山港的“大局”,“
這麼大的事怎麼不事前彙報,太沒組織觀念了!”。其實我們很冤枉,當時有一叫馮亦珍
的新華社記者對我下鄉種地很有興趣,一直要求跟著我出去看怎麼通過和外地個體農民簽
承包種地的合同實現“不流轉土地的情況下搞規模農業”。是她沒打招呼就寫了一篇採訪
報上去了。連她自己也不知道,這篇報導後來竟然被上海新華分社製作成《國內動態清樣
》參給了政治局常委。於是才有總書記要來實地看看的故事。我和張鎮長也是在批鬥現場
才看見這份東西的。這才知道是真給上海闖下大禍了!
  事後我才知道,陳當天夜裡就向總書記彙報說:廊下的經驗還不成熟,秋收以後參觀
會更好。所以我從他那裡出來,還沒回到家就接到他的電話,“佈置”我們要“統一口徑
”,他說,總書記那裡的人來電話你也要這樣說。陳向我許諾,雖然總書記這次可能來不
了你這裡,但是11月的時候他還要來上海的,一定安排書記去你們那裡。
  於是,短短地幾個月,我的地裡就豎起了標誌性建築(仿盧浮宮入口的全玻璃建築)
、採用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物聯網控制的全自動種地、還建了上海唯一的農業機場,添置
了2架農業飛機。我們的農業生產方式改革也大獲成功。可是很遺憾,9月16日,陳被雙軌
,總書記11月也沒來上海,大概也就“忘記了”我們。原來的區委書記李毓毅(就是現在
的體育局長)和我都被視作為是陳的爪牙……。他被調離區委書記崗位,去了什麼“新農
村辦公室”當副主任,我被免去農業國企《金廊農業公司》老總,還被“中央工作組”召
去東湖賓館“喝”了咖啡。差點沒被“雙軌”。張鎮長則被降了半級去了國資委當了個副
主任。
  6月13日,總書記如陳所願去了洋山港,並表示了對建設洋山深水港的支持。很快,
東海大橋(公路橋)完工,東海二橋(鐵路橋)開始啟動。可是,陳一被抓,溫總理就下
令上海把洋山島歸還浙江。所以直到今天你去洋山港可以看見島上的奇怪景象:工商和稅
務都是浙江的。這起碼就意味著今後洋山深水港所有的發展從此都要先經由浙江審批。這
還讓上海怎麼發展?於是,洋山深水港最重要的配套工程,平安鎮的全球最大的鐵路集裝
箱專用編組站和東海二橋(鐵路專用橋)都停工到今天。
  所以當李克強總理問楊雄市長你是要政策和是要改革時,他都樂傻了:這麼多年連保
稅區都沒爭取到,現在一下子掉下個“自貿區”。豈不是飛來一大餡餅啊!!!
  二、上海為什麼更需要“自貿區”?
  由於上述種種原因,上海十年前是不敢申請“自貿區”的,所以只申請了“保稅區”
。而且這個“保稅區”主要是為洋山深水港服務的。因為上海原先的計畫就是要取代新加
坡的世界第一大港地位。而且這個“目標”還偷偷摸摸地不敢公開說。因為大家都知道某
總非常崇拜和欣賞新加坡,他的很多政策也都“政出新加坡”,甚至他把政府的人才培訓
都放在新加坡。所以他雖然很少來上海卻經常去蘇州的新加坡工業園。
  當時的世界第一大港新加坡的年輸送量超過一千萬標準集裝箱。新加坡之所以能夠成
為世界第一大港是因為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朝鮮、臺灣、香港和澳門甚至俄羅斯的遠
東地區從非洲和歐洲來的貨物都要經過麻六甲海峽。一方面,大船的運費大大低於小船的
運費,貨主都希望用大船裝運;另一方面,大船因為太大,船上貨物的目的地往往不單一
,而且許多港口不能停靠大船(比如上海)。因此船東往往選擇先用大船轉運,然後在新
加坡轉船。就是先用大船將貨運到新加坡,然後在新加坡轉上小船再運到自己這裡。這是
因為新加坡距離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朝鮮、臺灣、香港、澳門、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幾
乎是等距離。而且又是大船的必經之地,再加之新加坡又是自由貿易港,轉船沒有手續和
稅賦。所以,中國大陸的期貨交易雖然在上海,但是貨物的交割地點仍然在新加坡。幾乎
中國所有期交所掛牌的大宗貨物的交貨地都是新加坡。新加坡僅僅每年的期貨交割的金額
就超過2萬億美元。
  新加坡由此成為世界物流的中心。眾所周知,物流的中心一定是資金流的中心,資金
流的中心一定是金融的中心;金融中心又一定會派生出商業中心、生活中心、服務中心…
…。為了處理自己的貨物,世界各國的銀行都需要在新加坡設立分行。一個人口不足500
萬的國度,外資銀行就有上千家,銀行需要員工就是幾十萬,為銀行服務的行業則需要更
多的人。這就是新加坡發達的根本原因。
  其實,現在中國大陸發達的工業城市也幾乎都是當年鴉片戰爭後被迫通商的口岸。上
海解放前就是整個亞洲的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後來船越造越大,上海的大陸架地形導致
大船進不了港,再加之中國的計劃經濟導致上海失去了自由貿易港的身份,於是上海慢慢
地失去了物流中心的地位,接著又失去了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陳良宇正是在非常明白物
流必然促進發展的“硬道理”後才下定決心要發展深水港的。副重要地是上海的地緣優勢
是一直存在的:因為上海不僅距日本、韓國、朝鮮、臺灣、俄羅斯遠東和香港澳門地區是
等距離,而且南距廣東,北至天津、大連、青島、煙臺、營口也幾乎是等距離。更重要地
是有二條大河(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和鐵路、公路覆蓋到全國所有的地方。而且上海自身
的建設也需要大量貨物,所以她不會像新加坡那樣幾乎是純粹的中轉港。運抵上海的貨物
起碼有一多半是不需要轉運出去的。這就是說,把上海作為中轉港口,優勢要遠遠超過新
加坡。如果上海不僅有免稅區,還有自由貿易區的金融政策,上海就會多出比新加坡更多
的外資銀行。還會產生上百萬個白領的工作機會,就會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上海欠缺的
僅僅是沒有深水港和自貿區的政策。沒有深水港,大船進不來;沒有自由貿易區,不能設
立外資銀行,國外的貨物就不能或者不便在上海中轉、交割。
  所以,上世紀末陳還在擔任常務副市長的時候就開始籌畫在大小洋山島上建設深水港
。在中央以沒有資金(其實中央有的是錢,wen一次就拿去4000個億建設自己家鄉的天津
港)為由拒絕批准以後,上海即決定完全自籌資金建設。其實天津港是不可能成為中轉港
的,因為船進天津後無論再去哪裡都是繞道,不僅增加運費,還浪費時間,所以不會有船
主選擇這樣的路線。更況且天津還不是不凍港!
  上海洋山深水港的一期設計輸送量就是2000萬標準集裝箱,是新加坡的二倍!加上當
時上海港的輸送量也已經接近1千萬標準集裝箱,因此這3千萬標準集裝箱的輸送量一定有
相當一部分是轉運出港甚至轉運出國的。如果沒有免稅政策或者沒有自由貿易區的金融政
策,洋山港的作用就無法發揮。這就是為什麼上海特別需要的《自由貿易區》的根本原因

  三、《上海自貿區》既砸了新加坡的飯碗又壞了美國控制中國的好夢
  表面上看是中央遲遲不批上海自貿區。其實真正在背後成功施加影響延滯專案批復的
黑手來自新加坡。因為新加坡最清楚,它的發達完全取決於它的世界物流中心地位。上海
自貿區開始運營之日就將是新加坡走向衰敗之時。
  新加坡先是千方百計地利用他們強大的公關力量對中國高層施加影響意圖阻止上海洋
山深水港的開發,在上海宣佈將完全依靠自己的資金建設洋山深水港後,新加坡明白阻止
洋山深水港建設已無可能,於是把重點轉移到阻止上海獲得自由貿易區地位。因為,沒有
自由貿易區的地位,國際貨物中轉就無法實現。上海洋山深水港就難以取代新加坡的世界
第一大港地位。
  可是令人意外的是,洋山深水港僅僅一期部分建成,輸送量就迅速超過了新加坡成為
世界第一大港。本來,大小洋山島的缺點是面積太小,遠遠小於新加坡港口。因此島上幾
乎沒有場地可供堆貨。輸送量應該不可能爆發式的增長。可是上海人將此劣勢轉化為優勢
,全球最大的港口機械生產商“上海振華港機”為洋山深水港配建了轉運專用的機械,巨
型的龍門吊能夠直接從大船上將集裝箱轉運到其它的船上或者火車的車皮上或者駁船上或
者集卡上。這樣,大船轉運就不需要先將貨物卸在岸上再轉運,集裝箱甚至不必落地就轉
走了。這就大大節約了貨主的時間更關鍵的是大大降低了倉儲的成本。
  另一方面,上海又建造了無數的萬噸駁船,去內地的貨可以直接卸在萬噸駁船上通過
長江去西部。東海公路大橋的建成,連通了上海發達的高速公路網,使得貨物可以迅速進
入上海和周邊地區。按照原先的規劃,上海洋山深水港還將配套建設鐵路專用橋(東海二
橋),在奉賢的平安鎮建設世界最大的火車集裝箱編組站。這樣,發往內地的集裝箱也就
不必堆放在洋山港,直接卸在火車車皮上再用火車頭拉到平安鎮的編組站後即可重新根據
目的地編組再發往全國各地。相信,隨著上海自貿區的獲批,東海二橋和奉賢平安鎮火車
編組站的項目將迅速啟動,洋山深水港的輸送量最終很可能會突破3千萬標準集裝箱!
  現在上海自貿區的政策已經允許其它國家設立外資銀行,允許其它國家在上海進行貨
物交割,這就是說,新加坡的上海期貨交割很快就會回到上海,僅此一項新加坡就將少收
入近千億!
  如果洋山深水港全部建成,自貿區也順利啟動,那輸送量將爆炸式的增長。開挖“克
拉運河”就會“非常必要”,即使溫總理為了維護新加坡的利益而不批准上海去開挖,其
它國家也會去開發。而克拉運河一開通,就再也不會有有船繞道麻六甲的新加坡往東亞運
貨了。那新加坡的好日子就將嘎然而止。因為正是泰國狹長的克拉地區隔開了印度洋和太
平洋,導致所有從歐洲和非洲去東亞的船不得不繞道經麻六甲抵達上海。如果能夠在泰國
的克拉地區開闢一條運河,那麼航程差不多能縮短3天,所有從歐洲、非洲、中東去日本
、中國、韓國的船就不再會繞道麻六甲海峽和新加坡。而開挖運河的投資還不會超過溫總
理在天津港投資的一半。
  其實,上海洋山深水港不僅會砸了新加坡的飯碗,連美國都將從此做噩夢。很多人不
知道,新加坡這個只有500萬人口的彈丸小國,其人均軍人數甚至超過朝鮮!他是美國在
海外的最大海空軍事基地,美國最先進的戰機F35和最先進的戰艦瀕海戰鬥艦都部署在新
加坡,主要就是為了對付中國大陸的。一旦大陸和臺灣或者日本、韓國再發生戰事,美國
就會通過封鎖麻六甲海峽切斷中國的石油供應。而中國的石油戰略儲備僅一星期而已。所
以新加坡的美軍海空基地一直控制著中國的咽喉。而如果挖通克拉運河,美國的新加坡軍
事基地就失去了意義。這可是美國投入了上萬億的最大海外軍事基地啊!新加坡每年因此
得到的好處至少十幾億。而且今天新加坡能夠如此強硬地對話馬來西亞、印尼,都仰仗的
是老美的這個軍事基地。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洋山深水港和自貿區正常運行,再加上克拉運河通航,就等
於廢了上百條美國的航母和什麼瀕海戰鬥艦、擊落了上百架F35……
四、上海重爭金融中心地位
世界第一大港新加坡的年輸送量超過一千萬標準集裝箱。新加坡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第一
大港,是因為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朝鮮、臺灣、香港和澳門甚至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從
非洲和歐洲來的貨物都要經過麻六甲海峽。由於一方面大船的運費大大低於小船的運費,
另一方面大船因為太大,船上貨物的目的地往往不單一,而且許多港口不能停靠大船(比
如上海)。因此貨主往往選擇在新加坡轉船。就是先用大船將貨運到新加坡,然後在新加
坡轉上小船再運到自己這裡。這是因為新加坡距離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朝鮮、臺灣、
香港、澳門、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幾乎是等距離。而且又是大船的必經之地,再加之新加坡
又是自由貿易港。所以,即使中國大陸的期貨交易雖然在上海,但是貨物的交割地點仍然
在新加坡。幾乎上海期交所掛牌的所有大宗貨物的交貨地都是新加坡。新加坡僅僅每年的
期貨交割的金額就超過2萬億美圓。
  眾所周知,物流的中心一定是資金流的中心,資金流的中心一定是金融的中心;金融
中心一定會派生出商業中心、生活中心、服務中心……。為了處理自己的貨物,世界各國
的銀行都需要在新加坡設立分行。一個人口不足500萬的國度,外資銀行就有幾千家,銀
行需要員工就是幾十萬,為金融服務的行業則需要更多的人。這就是新加坡發達的根本原
因。
  其實,現在中國大陸發達的城市幾乎都是當年鴉片戰爭後被迫通商的口岸。上海解放
前就是整個亞洲的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後來船越造越大,上海的大陸架地形導致大船進
不了港,再加之中國的計劃經濟導致上海失去了自由貿易港的身份,於是上海慢慢地失去
了物流中心的地位,接著又失去了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
但是上海的地緣優勢是一直存在的:上海不僅距日本、韓國、朝鮮、臺灣、俄羅斯遠
東和香港澳門地區是等距離,而且南距廣東,北至天津、大連、青島、煙臺、營口也幾乎
是等距離。更重要地是有一條大河(長江)輻射到內地。上海也不會像新加坡那樣幾乎是
純粹的中轉港,自身的建設也需要大量貨物。所以,如果把上海作為中轉港口,優勢要遠
遠超過新加坡。這樣,上海就會多出幾千家外資銀行,上百萬工作機會,上海就會獲得更
大的發展空間。可是這一切都有著受到二個因素的限制:一是上海沒有深水港,大船進不
來;二是上海不是免稅港,不是自由貿易區,國外的貨物不能或者不便在上海中轉。上世
紀末上海就開始籌畫在大小洋山島上建設深水港。
  所以,上海洋山深水港的一期輸送量就設計為2000萬標準集裝箱,是新加坡的二倍!
加上上海當時的輸送量已經接近1千萬標準集裝箱,因此這3千萬標準集裝箱的輸送量一定
有相當一部分是轉運出港甚至轉運出國的。所以,如果沒有免稅政策或者沒有自由貿易政
策,洋山港的作用就無法發揮。這就是為什麼上海特別需要的自由貿易區的根本原因。
  在此之前,雖然國務院一直在卡《上海自貿區》,天津、深圳、廣州也都在爭取,但
是最後花落上海是必然的。試著想想,如果上海沒有這樣的政策,天津、深圳、廣州有了
這樣的政策又有何用?可能像上海這樣帶動全國的發展嗎?事實上,上海洋山深水港建成
才幾年,世界所有貨運巨輪就都已經能靠上洋山港碼頭,輸送量早已經取代新加坡成為世
界第一大港。雖然因為沒有自由貿易區的政策和缺少內陸貨區和配套設施,不能順利轉運
國外貨物,但是僅僅轉運國內的貨物就已經使輸送量達到世界第一。如果上海洋山深水港
再擁有自貿區的政策,輸送量還將成倍的增長。這對拉動整個中國的經濟都會產生不可估
量的影響。
  如果輸送量繼續增長,開挖“克拉運河”就不得不提上日程。因為正是泰國狹長的克
拉地區隔開了印度洋和太平洋,導致所有從西部(歐洲和非洲)來的船不得不繞道經麻六
甲抵達上海。最重要地是,新加坡是美國在海外的最大軍事基地,美國最先進的戰機F35
和最先進的戰艦瀕海戰鬥艦都部署在新加坡,主要就是為了對付中國大陸的。一旦發生戰
事,美國就會封鎖麻六甲海峽,切斷中國的石油供應。而中國的石油戰略儲備僅幾星期而
已。所以新加坡一直是中國與日本、臺灣開戰的絆腳石。如果開挖通克拉運河,所有西邊
來的船就不必道麻六甲,不僅航程可以縮短3天,大大降低運費,最重要地就是廢了美國
的新加坡軍事基地。
  
五、上海自貿區將徹底砸了新加坡的飯碗
  新加坡先是千方百計地利用他們強大的公關力量對中國高層施加影響意圖阻止上海洋
山深水港的開發,在上海宣佈將完全依靠自己的資金建設洋山深水港後,新加坡開始把重
點轉移到阻止上海獲得自由貿易區。因為他們認為沒有自由貿易區的政策,上海洋山深水
港尚不足以取代新加坡的世界第一大港地位。可是令人意外的是,洋山深水港僅僅一期部
分建成,輸送量就迅速超過了新加坡成為世界第一大港。本來,大小洋山島的缺點是面積
太小,遠遠小於新加坡港口。因此島上幾乎沒有場地可供堆貨。輸送量應該不可能爆發式
的增長。可是上海人將此劣勢轉化為優勢,全球最大的港口機械生產商“上海振華港機”
為洋山深水港配建了轉運專用碼頭的一切機械,就是一個碼頭能夠同時停靠幾艘大船,可
以同時用一套機器裝船卸船。這樣,大船轉運小船就不需要先將貨物卸在岸上再轉到小船
上而直接可以從大船轉卸到小船上,根本不必落地,不僅大大節約了貨主的時間更關鍵的
是大大降低了倉儲的成本。
  另一方面,上海又建造了無數的萬噸駁船,去內地的貨可以直接卸在萬噸駁船上通過
長江去西部。最重要地是,東海公路大橋的建成,連通了上海發達的高速公路網,使得貨
物可以迅速進入上海和周邊地區。根據規劃,上海洋山深水港還將配套建設鐵路專用橋(
東海二橋),在奉賢的平安鎮建設世界最大的火車集裝箱編組站。這樣,發往內地的集裝
箱也就不必堆放在洋山港,直接卸在火車車皮上再用火車頭拉到平安編組後即可發往全國
各地。相信,隨著上海自貿區的獲批,東海二橋和平安火車編組站的項目將迅速啟動,洋
山深水港的輸送量最終很可能會迅速達到3千萬標準集裝箱!
  現在上海自貿區的政策已經允許其它國家在上海進行貨物交割,這就是說,新加坡的
上海期貨交割很快就會回到上海,僅此一項新加坡就將少收入幾千億!
  上海還將參與泰國克拉運河的開挖。本來無論怎樣,即使不在新加坡轉運,中國大陸
、日本、韓國、朝鮮、臺灣、香港和澳門甚至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從歐洲、非洲來往的貨物
還是得經過新加坡。因此新加坡對美國控制這些國家的航道還是有關鍵的意義。可是如果
克拉運河一旦通航,因為航程差不多縮短3天,所有的船都不再會繞道麻六甲海峽和新加
坡。美國在新加坡的軍事基地就將徹底失去了作用。這可是美國投入了上萬億的?最大海
外軍事基地啊!新加坡每年因此得到的好處至少十幾億。而且今天新加坡能夠如此強硬地
對話馬來西亞、印尼,都仰仗的是老美的這個軍事基地。
作者: kevintseng12 (kevin)   2014-01-06 07:21:00
新加坡利用公關力量影響中國高層,我也笑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