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己投資年齡15~20年左右,這想法,到底是從何時開始已不可考
股海中,誰的勝率是最高的??? 我的答案:是公司派大股東
最大的股東,通常就是公司派董監事
董監事決定的事,必定影響股價,當然也影響他們的"進出"
董監事決定的事情到底有哪些??(到底哪些事情一定要召開董監事會議才能決定)
根據我的觀察,跟股價比較相關的有:
(1)庫藏股
(2)除權息
(3)籌資與增(減)資(包括私募與公開)
而這些訊息也都要在證交所、櫃買中心、公開資訊觀測站、甚至金管會網站公告,
如此讓我養成每天到這些官方網站上瀏覽公司派公告的重大訊息,
其中第三項最為複雜,需要經過金管會的核准,
而庫藏股最容易掌握,也最適合一般散戶,包括已經用了很多年的我。
它的特點有:
(1)實施過程都要公告:可以很容易在公開資訊觀測站掌握它的訊息,包括實施前的
公告 準備買回的最大張數、價格區間、買回的使用目的、買回的期間...等。
(2)大多是低價股:人人買的起,因為股價低於到某一程度,例如 股價低於淨值,
公司派覺得股價過低實施庫藏股,當然也有超過百元的宏達電,華碩在實施庫藏股
但這類的公司,根據我的觀察庫藏股實施期間,股價通常還是下跌的,不管是買
很少的宏達電,還是執行率100%的華碩
(3)庫藏股的實施可以讓你多多認識該公司派的做為,實施過庫藏股的公司常常會再
度實施,有的甚至很愛實施,一年到頭都在實施。有的公司每次實行率都100%,
實施期間股價必定上漲,看到它的訊息,就一定要跟單,賺它一票。有的公司
誠信度很差實行率常常不過50%,甚至完全沒買。我將我多年的經驗編製成表
以燈號做區別:執行率高、誠信佳、股價會上漲的公司列為紅燈;普普一般一般 的公司列為藍燈;執行率低、股價在實行期間依然下跌的公司列為綠燈。
(4)輕鬆抓住公司戶,因為根據規定公司在實施庫藏股時,最多只能只用兩個戶頭
所以在實施中根據買賣的進出情形,滿容易抓住公司戶的進出,我也會加以
記錄,做為是否跟單的依據。當然有些公司會稍加變更戶頭,但是不斷不斷的在
每一次實施庫藏股時都變更戶頭的公司,我幾乎沒有發現,比較多的是實施10
多次庫藏股都使用同一個戶頭的公司。
範例
雖然身在cd-r慘業中,但卻非常有誠信的鈺德(3050)
3050 鈺德科技 102/11/13 1 公告本公司董事會決議買回公司庫藏股事宜
(第十次實施庫藏股)
詳細資訊
1.董事會決議日期:102/11/13
2.買回股份目的:維護公司信用及股東權益
3.買回股份種類:普通股
4.買回股份總金額上限(元):290,333,758
5.預定買回之期間:102/11/14~103/01/13
6.預定買回之數量(股):8,000,000
7.買回區間價格(元):4.17~8.00
8.買回方式:自集中交易市場買回
9.預定買回股份占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之比率(%):4.05
3050 鈺德科技 103/01/06 2 旨 公告本公司買回本公司股份期間屆滿之相關事宜
原本要到1/13才實施完畢公司提早買完公告 詳細內容
1.原預定買回股份總金額上限(元):290,333,758
2.原預定買回之期間:102/11/14~103/01/13
3.原預定買回之數量(股):8,000,000
4.原預定買回區間價格(元):4.17~8.00
5.本次實際買回期間:102/11/15~103/01/06
6.本次已買回股份數量(股):8,000,000
7.本次已買回股份總金額(元):54,149,927
8.本次平均每股買回價格(元):6.77
鈺德這段期間的股價
日期 成交股數 成交金額 開盤價 最高價 最低價 收盤價 漲跌價差
102/11/14 661,539 3,990,581 5.95 6.16 5.95 6.10 +0.15
102/12/17 497,265 3,505,268 7.00 7.10 7.00 7.03 +0.03
103/01/06 370,450 2,584,144 6.85 7.01 6.85 6.94 -0.03
103/01/09 1,151,415 8,160,734 7.00 7.18 7.00 7.05 +0.10
103/01/13 476,523 3,327,216 6.94 7.06 6.91 6.92 +0.02
從一開始實施的6元左右 幾乎是最低價 在7元正數賣出 約有16%的報酬
結語:不是每個公司派實施庫藏股都會讓你跟單跟著賺,但是庫藏股卻是我認為
最容易追蹤公司派的方法之一,從過往的紀錄,從公司戶的進出,可以提
高跟單的勝率,雖然在實施庫藏股2個月的期間,不能像飆股的大賺,但
也算是穩定的10%~20%的獲利空間是可以期待的,尤其是第四季跟第一季
算是庫藏股實施的旺季,尤其是有要董監改選的公司,庫藏股也算是護盤
的手段之一,我曾經看過有公司庫藏股一次買回10%的股本,給各位參考之
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