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連結:
http://mag.udn.com/mag/news/storypage.jsp?f_ART_ID=505627#ixzz2xD1QYHLZ
2.內容:
身為科技創投業者,身處金融服務業,根據政府與媒體的說法,兩岸服貿協議應該會讓我
受益。但是,身為知識份子,身為一個公民,身為創業者與創業推動者,我想好好聊聊,
服貿真的是提振台灣經濟的關鍵嗎?
長期擔任創業輔導與投資評估角色,我們總會問創業者:「你用什麼方案,幫誰解決什麼
問題?他們的問題點到底在哪裡?有沒有更好的方案?」
然後,我們會問自己:「這是不是值得投資的領域?這是不是值得信賴的團隊?投資報酬
是否值得期待?可能的風險會在哪裡?有沒有因應對策?」
所以,當大家從經濟、貿易、政治、社會的角度來解析兩岸服貿協議(以下簡稱服貿),
我想從更根本的角度,從動機與目標出發,試著思考服貿是不是解決台灣經濟問題的最好
方案。
我會從「為什麼要服貿?要達到什麼目標?有沒有其他方案?是不是唯一解方?」出發,
再從科技與創新的角度,思考有沒有其他更好或應該同步實施的政策。
●
這場學運,讓大多數的我們,終於有機會好好花時間瞭解什麼是服貿協議。基本上它是基
於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根據WTO之下的服務貿易總協議(GATS)所發展出
來的。
只要台灣繼續採用出口導向經濟,我們就要面對貿易壁壘問題,無論對製造業或服務業而
言,無論對人才或資金而言,退出WTO都是極不可能的選項。
所以,從政府的角度,推動與各國簽訂服務貿易協議,本來就是既定政策,而且是國與國
之間的經貿行為,由行政機關與立法機構審議。
根據我粗淺的認知,還有台灣的出口導向經濟特色,服貿希望達到的目標就是:「產業走
出去,資源放進來,人才打工去,老闆帶錢來。」
至此,我們要先來談談台灣的經濟困境,才能思考服貿是不是關鍵解藥。
關於台灣的經濟困境,包括了薪資停滯、產業僵固、產學脫節、創業不易等現象。而我一
直覺得關鍵在於「成本導向而非價值取向」。無論是製造業或服務業,其實都是追求規模
經濟,少有勇於追求品牌價值的企業家。
而低薪困境是誰的錯?產業問題又是誰的錯?是政府、學校、企業、員工,還是媒體所造
成的?
其實都有。但真正的原因是全球化,是曾經讓我們崛起、現在又讓我們困住的「破壞式創
新」。
因為資金、技術、人才的流動,因為各國與區域市場的開放,資本家選擇人力與土地成本
低的國家,進行技術與生產規模的投資,以高性價比為訴求,取代了高成本國家的供給,
這就是「破壞式創新」,也就是過去一百年來,從汽車、家電、電腦到手機、平板,所發
生的供給替代與產業轉移現象。
全球化與國際化,無可逃避,不能回頭。除非我們選擇當一個自給自足的國家。
回頭看台灣當年成就高經濟成長的優勢,來自人才素質、投資環境、友善法規,還有後來
形成的產業聚落與資本市場。
但這些優勢,主要針對「規模經濟」與「出口製造業」。這些優勢,其實一直都在,那為
什麼台灣陷入經濟停滯的問題?
因為行動產業時代的來臨,當我們的眼球跟手指,離開桌上的螢幕跟鍵盤,轉而放在智慧
手機與平板上,除了資訊吸收的來源改變,台灣的製造業也被改變。
過去,我們組裝生產一台個人電腦,整個產業鏈可以獲得100美金左右的利潤,但今天的
智慧手機與平板,只能貢獻不到10美金的產業收益。當全球智慧手機年出貨量已經超過桌
機加上筆電,當平板已經超越個人電腦成為主要上網工具,台灣過去以來隨著個人電腦產
業的高經濟成長率,自然被迫停滯。
當然,台灣還有其他製造業,也還有日益重要的服務業。但不可否認,電子業過去是台灣
的經濟命脈,台灣資本市場的大型類股,不是晶圓代工、零件生產、元件封裝、系統組裝
,就是積體電路設計。
而台灣製造業過去的成功模式與核心思維是:「規模大就能低成本,破壞價格才是王道」
。然而成本要低,規模要大,人工一定要便宜,平均薪水怎麼可能高?
低薪還是其次,沒有建立消費者品牌才是關鍵。多數製造業都是以代工模式面對國際品牌
客戶,而不熟悉通路與消費者行為,因此即便勇敢轉型品牌,目前為止也非常辛苦(當然
,值得支持與鼓勵)。
所以,我們看到已經有品牌業者願意面對消費者,從網路、社群跟通路開始佈局,例如華
碩近日與電子商務公司Uitox合作,投入社群行銷。這也是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結合契機。
●
回到服貿。佔台灣GDP將近70 % 的服務業,又有什麼優勢或威脅呢?
我個人認為,服務業的本質是透過體驗創造價值,透過內容改變生活。
因為民主開放的社會氛圍,因為科學文明與文化素養的進化,所以台灣長期以來在華人士
界中,具有內容產業的優勢,也因此帶動了許多服務業的提升。
例如我們的文學、音樂、媒體(曾經),以及新一代的設計(空間、平面、產品),還有
生活如美食、旅遊等,以及醫療跟教育,都是值得稱許或備受好評的。
也因此,服貿所帶來的衝擊很大。當產業走去,資源進來,當人才出去打工,老闆帶錢進
來的時候,對於服務業的品質、品味、品牌,勢必造成影響。
因為量大就會造成質變(不一定變差),質變就會改變品味跟品牌,又如果經營者的思維
跟企業文化改變,服務一定會不同。
台灣人的熱情、善良、誠信、敦厚,一直是我們所珍視的文化價值,甚至被視為是台灣最
美的風景。這些文化底蘊如果被破壞殆盡,台灣又還剩下什麼?
國際化與自由化的趨勢,沒有辦法抵擋。中國近在眼前,服貿遲早會過。但是,服貿真的
是解決台灣經濟困境的一帖良藥嗎?
開放,會讓資本家獲利更快、規模更大,人才外流的阻力變小、誘因更大,一般人卻可能
更辛苦、更不幸福。這是我們想追求的社會樣貌或產業結構嗎?
其實,類似服貿的問題不是只有台灣面對過。當年歐洲許多國家在加入歐盟之後,也發生
了房地產高漲、薪資停滯、人才外流的問題。再回頭想,這不是過去十多年來,台灣製造
業外移所造就的現象?
其實,製造業與服務業的開放,來自於資本主義盛行,也來自於最大利益的追求。這些,
而身為公民、勞工、消費者與投資人的我們,卻往往沒辦法發現自身角色的矛盾性與衝突
點該如何化解。
尤其在政府、企業、媒體都相互牽連的現代,公民的角色備受擠壓,多數人只能從勞工、
消費者與投資人的角色之中,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部分扮演。
但其實不是沒有解法。隨著行動網路與社群平台的興起,科技力量可以改變公民弱勢的現
況,讓媒體、企業跟政府都跟公民取得平衡或妥協。
而經濟困境也該如此思考。
唯有創業,唯有科技與創新,才能改變產業結構,才能創造就業機會,才能釋放綁在舊企
業跟重複性工作的勞工。
但是,溝通跟教育都要做好,終身教育與翻轉學習是必要的,利用數位化跟網路化來客製
化。
也許有人會質疑,科技只能改善製造業的生產方式與組裝流程,要如何改變服務業呢?
當行動與網路已經超越電視,成為美國、中國、台灣的第一大媒體,當我們食衣住行育樂
都會透過網路搜尋、訂位、消費或分享體驗,透過手機導航、打卡、拍照、瀏覽,請問有
哪種服務業不會受到科技影響?
我一個朋友在臉書上講到:「蘋果手機就算中國政府不給進,壁壘夠高了吧?但東西好,
就是會有人拼死命偷渡進去,價格比小米多幾倍又怎樣,照樣可以賣翻天。這才是真正的
競爭力:創新。」
不說製造業,服務業也是一樣。就算中國禁止Facebook跟Google的許多服務,許多網友也
拼命翻牆;韓國的熱門戲劇,在正式被代理進口在電視頻道播放之前,有多少台灣同胞已
經在網路上收看過?
降低貿易壁壘,只對低差異性、低競爭力的企業有利。有吸引力的產品與服務,在這個科
技時代,是沒有辦法用貿易手段阻斷消費機會的。
跟任何國家簽訂貿易協議,對特定企業的確有利,但站在全民的立場,站在產業發展的角
度,是不是我們最該努力的方向?
科技與創新,知識與品牌,才是台灣該繼續投資與培養的競爭力。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
台灣政府喊了超過十年的產業轉型也只是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