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itt (君子之交淡若水(M))
2014-04-02 18:53:07台股自1989年起,股市即與選舉產生密切連動關係,1989年的選舉,
有不少企業金牛級與黑金勢力參選立委與省議員,並放話說要股市好,
惟有他們當選,於是該年股市一路大漲,那些人也多成功進了國會,幫李建立班底勢力
1992年股市低迷,投資人將怨出在非主流的郝柏村院長身上,認為他打壓股市,
於是翁大銘,游淮銀,一票金牛又出來選,但除了喊14000點的翁大銘,與游淮銀選上下,
有些金牛像王令麟便告落選,該年股市不佳,但因郝內閣下台,隔年馬上大漲
1994年又是一次大選,省市長與議員選舉,由於李登輝政府的藍營面臨三黨鼎立問題,
以及台北市可能的三黨不過半危機,台股自該年中起一路大漲,最高來到7228
1995.96年台股表現相對平淡,主因中共文攻武嚇,1996年後在國際盤帶動下急漲
1998年又是立委與直轄市長選舉,雖有亞洲金融風暴衝擊,
但台股在選前依然在勝選壓力下有著不錯表現,選後才又大跌一段
2000年總統大選,前一年921過後漲一段,但到了選前再因文攻武嚇與可能失政權下大跌過
2001立委與縣市長選舉,雖然換民進黨執政,但股市依然是他們的戰場,
台股呈現選前先漲一段,選後再強彈一段
2004總統大選,選前也是一路上(政府與藍營同時做多),但到了選後因為選舉爭議大跌
2004立委選舉,2005年縣市長選舉,行情波動不大
2008總統大選,前一年2007呈現暴起暴落,因美國次貸,2008則在很多人期盼馬英九勝選下
一度大漲,但520後一路狂瀉
2009縣市長選舉,2010年直轄市長選舉,選前選後震盪走高
2012年總統大選,選前一個月小漲,選後再漲一段
我們可以發現除了1996年總統大選,以及相對平淡的選舉外,
台股幾乎多少都會受到選舉影響,尤其拿股市綁股民支持,更是執政當局的慣用手段
今年七合一選舉,個人認為除非國際盤有異常重挫,否則台股表現應會較其他國家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