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顧] 李鎮宇專欄-掌握中概股最佳布局時點

作者: wuhawuha (5566得第一)   2014-04-27 19:52:39
李鎮宇專欄-掌握中概股最佳布局時點
2014年04月20日 01:19 工商時報 台新投顧協理李鎮宇
經歷半年多的多頭行情推升,世界各國股市多數都達到了相對高點,近期開始出現高檔鈍化
震盪的局面。而台股則由去年的傳產、金融帶領,交棒給今年年初的電子股,但大盤指數上
周五攻達9,000點大關後,也開始出現近關情怯,買盤縮手又拉回9,000點以下的情勢。之前
大漲的櫃買指數、中小型類股,紛紛表現疲軟,投資人風險意識慢慢增強。此外五月是繳稅
季節與除權行情啟動時點,第二季的台股行情大漲不易。
然而在過去這半年多的行情當中,雖然各類股健康輪動,但我們也發現傳統的中概股,幾乎
被市場遺忘。隨著近來中國大陸進行結構調整,金融機構流動性風險攀高,三四線城市房地
產泡沫破滅的危機警示,加上2014年至今公布的大陸消費、工業生產、投資等各項數據均創
近年新低,PMI等調查數據持續下探,導致市場普遍對中國今年首季的增長情形感到悲觀,
部分機構甚至預期成長率將滑落至6%上下,這些利空因素,在在壓抑了中概股的股價,中
概相關族群股價幾乎全面性的躺平。
但近期大陸官方公布GDP成長率為7.4%,雖然低於中國政府設定的7.5%增長目標,創下一
年半來成長新低,但卻優於市場預期的7.3%。仔細觀察其分項,優於市場主因在於服務業
(第三產業)產出占整體GDP的比率持續擴大。自2013年的46%,提高至今年第1季的49%,
進一步稀釋了製造業成長率快速滑落對經濟的影響;這也是中國政府近年來透過各項「調結
構」政策逐漸產生的成果。
從調整的腳步來看,中國政府目前逐步汰換體質不良製造業的政策方針仍將延續,年內或將
陸續發生多起製造業違約、倒閉、重組、整併等事件,但相對的,中國政府自2Q14起將同時
擴大對節能環保、交通基礎建設、科技創新產業、新型態服務業的相關投資,對製造業整體
動能也將有支撐效果;相關的中概股也都可望受惠。
雖然結構轉變必然升高中國大陸第2季金融風險,惟大陸目前經濟實力堅強,人行仍有充足
能力加以化解相關風險,預料中國將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減低
各項風險對經濟面的實質衝擊。預料大陸政府將可望於第2季推出各項穩增長政策,加上人
民幣匯率走低,國際需求穩定成長,大陸貿易進出口回升,大陸股市將會在第二季開始築底
反彈。
而若以整體股價評價的角度來看,大陸股市價值其實嚴重被低估。目前大陸股市本益比,約
為亞太市場的0.7倍,處於過去五年平均負一倍標準差的低檔位置,相較於已經漲一大段的
其他國際股市,不啻為下一波資金布局的好標的。預料大陸股市的落底反彈,也將全面性帶
動台灣中概股的重新評價行情。
觀察大陸第一季零售銷售情況,中西藥品、家具、通訊器材及汽車等,整體增幅情況佳,
YoY介於12.3%到16.8%之間。此外餐飲因2013中國禁奢政策壓低基期,2014在基期低之下
,也逐步恢復正成長,增幅接近10%。相關中概股如正新、F-美食、同致、F-鮮活股價拉
現值得留意。
而近來農糧價格攀升,加上大陸三中全會開始確定大陸土地改革的勢在必行,大陸農改題材
開始發酵。大陸農藥類股過去半年營收出現倍數成長,股價也跑贏大盤。可以關注台股中在
大陸積極布局,具備高品質,擁有國際藥證的農藥相關類股,如龍燈、惠光、東鹼。
台股在目前高檔震盪的格局下,投資人應提高風險意識,好好檢視手中持股。並趁著盤勢震
盪時期,開始挑選未來半年有題材、股價還在低檔的類股。其中預期大陸穩增長的政策陸續
出台,加上其內需消費力量持續攀高,過去半年被低估的中概股,將有機會因估值修復,成
為未來台股新黑馬。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420000035-260202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