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連結:http://ppt.cc/fOqN
2.內容:從美經濟周期看中國會否爆煲 信報財經新聞 – 5小時前
上文講起美國經濟周期來說近頂,現在再補充多少細節。 美國有8項數據的周期,當中包
含以下數據:美國銀行貸款總額(扣除通脹)、預報零售業銷售總額(扣除通脹)、新屋
銷售量、在職人數、真實國內生產總值(GDP)、消費物價指數(CPI)、新屋銷售價格中
位數(扣除通脹),和標普500指數。
由1976年至今,雖然每項指標的周期或長短不一,或者發生時間不同,但以由底部到新高
再回到底部重新開始另一個循環計算,粗略有四個較大較明顯的周期。
至於個別經濟指標在一個明顯的周期內也有較細幅度的上落,算得上是一個「小周期」。
銀行撥備隨貸款增加
首先,從數據當中發現,美國銀行貸款的周期跟其他7項都不大重疊,而且底部的來臨是
滯後的(一般都來得較遲)。可是,其由高峰回落的頂點出現的時間卻跟其餘5個指標(2
個房產指標除外)的距離比底部間的距離較為接近,雖然仍然落後。
不過,由此可見,銀行就算預見得到前頭的風險大增,由其往績來看,仍然是等到最壞的
已經發生後才大幅逼商號還債兼撥備。而且,也由於每次爆破後均需要時間先讓經濟復蘇
至一定程度,才能對貸款恢復需求,故此其觸底回升亦滯後;或曰:銀行唔會死錯人。在
劇烈的利益追逐下,是耶非耶?豈不是當銀行的貸款生意賬面上愈來愈好時,但同時又聲
明要多作撥備之時,反而愈來愈近爆破點?
CPI除了1982年一次較厲害的通縮外,之後一直平穩至2000年後。之後明顯通脹和通縮的
幅度越來越大。這是否與金融活動比實際經濟活動愈來愈重要,致使通過更多的炒賣活動
令價格更波動?
新屋銷售處海嘯後高峰
上文解釋過,美國的新屋銷售量和新屋銷售價格均領先其餘各指標。當中以新屋銷售量為
最:由高位下跌領先股市17至27個月、零售業銷售額4至39個月、真實GDP 27至52個月、
就業人數28至48個月。新屋銷售量於2011年3月觸底,現時正在海嘯後的高峰徘徊。
這是新屋銷售量和10年期美債孳息跟聯儲基金息率的息差關係【圖】。當中,息差部分顯
示,聯儲局的政策和債券市場的價格之間的關係,顯示了息差上升主要是源自聯儲局的減
息政策,尤其當聯儲局減息時一般都是短時間快速下降,而債券孳息需時追上,造成息差
擴大。另一方面,加息之時,聯儲局除了在80年代初前聯儲局主席「雪茄伏」為了打擊惡
性通脹搶前加息外,其餘時間加息都是慢過10年債孳息上升,惟一旦加息,就短時間的追
上去,所以才有息差升至高峰後,會持續一段時間才開始回落。
息差擴 賣樓量先跌後上
看回圖示,息差的上落變化明顯又領先新屋銷售量約12至15個月。當息差開始高峰回落後
,約12至15個月新屋銷售量也會回落。這個其實也很易理解,畢竟加息等於加重了供房成
本,而政策由落實到最後滲透到投機者腦裏亦需時,待他們醒覺時自然就會減少買貨,而
專注托高價散貨給予跟風者,直至最終價格也下跌,正式敲響經濟和投資市場的轉弱以致
衰退。
息差在2011年4月正式轉方向下落,代表加息周期來臨。而新屋銷售量亦在2013年1月開始
波幅橫行。不過,似乎聯儲局有所擔憂,故此在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左右息差重新擴
大。所以,新屋銷售未來亦有可能先跌後上,但上的幅度不超過上次頂部。情形像1985年
3月至1987年9月之時,聯儲局用較慢的速度加息追上,反而不會像1995年至2000年,能夠
維持長期的平衡息率而不用減/低息刺激經濟。另一個可能性是,2000年至2004年長期低
息狀態後才穩定追上,但是因為加息加得較遲,且必須要加得高,堅持時間長,才可以應
付通脹;可是,這也無可避免地弄出了2008年那樣的信貸壓縮以及大跌市和衰退。
現時情況是,如果採用第一種方式,早一點開始加息,但速度慢一點,讓房產市場因為有
足夠時間去消化消息和物價變化,倒過來也讓房產市場的需求也比較易穩定,不會因消息
變化太快引發恐慌性拋售,雖然慢慢加息亦會扭轉股市的預期,讓股市先消化「復蘇」概
念而上升,然後當利率高到一定程度就爆破;但是,因為股市和房產對「加息」、「復蘇
」和「息貴」等消息的消化速度不同,則有機會像1987年般,把股市下跌的周期跟房市的
下跌時間盡量拉開距離。根據過往經驗,把房產、股市、消費、職場這些市場的周期起落
分散,個別市場的起落幅度就沒那麼厲害(主要是令連鎖反應沒發生,變成一雞死一雞鳴
,總體平穩發展的情況),如股市跌30.17%、房價跌8.01%、房量跌29.43%、銷售跌7.4%
、受僱人士數量跌0.43%、真實GDP和CPI無起跌。
快速加息 股樓勢領跌
如果採用第二種方式,因為通脹沒達標而維持長一點時間的低息政策,待利率在較高水平
穩定後,才因通脹高企去快速加息控制的話,則一方面股市這個反應較快的市場會因為低
息而繼續向上,但樓市在最終加息不可免,以及國債孳息會繼續上升之下,需求仍然會停
滯甚至開始慢速下降,並令價格下降起初亦是慢速下降。待通脹壓力引致快速加息時,則
不但令兩個市場下跌的周期重疊,也因此引發連鎖反應而令到其他幾個市場都出現較大的
跌幅。2008年就是最好的例子,股市跌52.66%、房價跌27.11%、房量跌80.56%、銷售跌
10.81%、受僱人士數量跌5.85%、真實GDP跌2.81%、CPI跌3.51%。
1987年至1992年還有兩個特色:一,是全球由美國開始有愈來愈多的程式買賣;二,是日
本由盛轉衰,當中見證了先是日圓狂升,日本資金大舉進軍美國高價搶美國資產,結果被
「裝彈弓」而全軍覆沒,開始了漫長的衰退和通縮過程。現時如Michael Lewis說,股市
因大量高頻交易而營造大量假象,而中國則會否好像當年日本一樣,最後結果是爆煲?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很糟,大陸自家都唱衰自家的經濟,未爆彈隨時都會引爆
看來要小心謹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