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經改大挑戰4之4─搶灘城鎮化藍海

作者: Jerry (中肛j 的 野望)   2014-06-28 00:11:06
1.原文連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7001128-260210
2.內容:
中國經改大挑戰4之4─搶灘城鎮化藍海 2014年06月27日 04:10
記者林殿唯、林憲祥/高雄報導
大陸產能過剩問題嚴重,更帶來嚴重環境汙染,官方因此力推城鎮化政策,打算消化產能
並帶動經濟。儘管競爭激烈,但也給台商們帶來轉機。如同我們以下要跟讀者介紹的中鋼
,以及順利切入空汙商機的艾美特,且看它們是如何避實擊虛,調整策略、實行差異化,
在這波中國經濟改革過程中,不止是單純抱著分食大餅的夢想,而是靠著扭轉危機去迎戰
...
「我們不與他們(陸廠)在建築鋼拚價,那樣不對。」中鋼董事長鄒若齊坦言,大陸的城
鎮化政策讓人見獵心喜,急著投入,但城鎮化不只是單純興建房屋與基礎建設,還將帶來
大量運輸設備需求,「這對擅長針對客戶需求而研發特殊鋼材的中鋼來說,可謂正中下懷
」。
在歷經2009年的「四萬億(兆)」刺激方案後,大陸雖然成功挽救被金融海嘯衝擊的經濟
成長率,但也遺留下產能過剩的後遺症。尤其在鋼鐵領域,不但形成惡性競爭,更導致嚴
重的環境汙染。
城鎮化商機 大到難以估算
就在如此惡劣的市況中,多家台資業者卻能夠迅速調整策略,避開價格越殺越低的惡性輪
迴。譬如台灣鋼廠龍頭中鋼更是異軍突起,看準大陸城鎮化經改的商機,避開競爭激烈的
建築鋼材市場,轉而在車用鋼材等特殊鋼領域大有斬獲,獲利表現更笑傲中日韓等鋼廠。
為了消化過度刺激政策後的過剩產能,大陸政府推出城鎮化經濟改革方案,預計在2020年
以前,把1億的農村人口移轉到城市、並重建1億人口的城鎮房屋、並將1億人口的中西部
省分城鎮化,有望成為本世紀以來最大的人口遷移現象,其中所涉及的不動產投資、基建
、交通、與民生家電等內需商機規模難以估算。
面對城鎮化商機的大餅,中鋼一度也看好城鎮化的建築市場潛力,不過,大陸鋼廠數量超
過400家,產能過剩的情況相當嚴重,導致各家廠商都在打價格戰,許多鋼材甚至以低於
成本的價格出售,反而不利於整體鋼鐵市場的發展。
在鋼廠虧本競爭的情況下,曾有業者抱怨:「賣1噸鋼鐵的獲利只夠買2支冰棒。」去年全
大陸甚至只有寶鋼與鞍鋼兩家鋼廠有獲利,其餘鋼廠都列報虧損。在這種背景下,大陸城
鎮化經改政策一推出,立刻吸引大量產能過剩的鋼廠不加思索、一股腦兒的投入建築鋼材
市場。
鄒若齊回顧,金融海嘯使得大陸鋼材價格暴跌後,他開始思考中鋼未來的轉型策略,最後
決定大幅擴展利潤高的特殊鋼材領域。而當大陸鋼廠一窩蜂搶進城鎮化的建築鋼材市場時
,中鋼則是避免與對手正面迎戰,避免被捲進殺價紅海,反而選擇另闢戰場,深耕汽車鋼
材領域。
與陸廠拚價格 下下之策
他強調,中鋼不跟別人拚價格,「那是下策」;而且專門把別人做不好的東西做好,才能
在大陸鋼鐵市場脫穎而出。因此,汽車產業也就成為中鋼大口咬進城鎮化商機的切入點。
近年來中鋼在車用鋼材市場主攻高難度的特殊鋼材,一次就滿足客戶「高成形、高強度、
耐腐蝕」的3大要求,不但強調產品差異化,而且還有專門技術人員與大陸當地車廠合作
,從原料端就解決客戶的問題,不但讓中鋼在大陸自主品牌車廠間逐漸建立口碑,更從大
陸本土鋼廠手中搶走不少訂單。鄒若齊得意的說,「這點我們做得比寶鋼還好」。
深耕汽車鋼材 中鋼斬獲豐
在車用鋼材需求的帶動下,中鋼2013年外銷到大陸(含香港)的鋼材數量首度突破百萬噸
,達到114.2萬噸,比起2009年的62.5萬噸上升約83%,成長幅度相當驚人,2013年的淨
利率也高於中、日、韓的鋼廠,反映出中鋼從汽車領域切入大陸城鎮化市場的策略相當成
功。
為了進一步提高在大陸市場的占有率,中鋼近年來逐漸提高在大陸的投資額,去年時就決
定投資新台幣2.85億元,在與台商長春英利合資成立汽車熱沖壓零部件廠,要從單純的鋼
材供應商,轉型為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並規劃在山東設立鋼材實驗室,專門服務在華北地
區的客戶。
除了汽車產業之外,中鋼的特殊鋼材也獲得高科技企業的青睞,中鋼的鈦合金螺絲帽將安
裝在新一代的蘋果iPhone 6手機上頭,每支手機將安裝36顆,不但打進蘋果供應鏈,而且
鈦合金鋼材的每噸價格比起普通碳鋼熱軋產品高出百倍,訂單「甜度」超高,有望帶動中
鋼獲利進一步成長。
台廠環保技術 成競爭優勢
除了鋼鐵產品本業之外,中鋼在環保技術方面的投入也領先大陸鋼廠,尤其在近年來大陸
霧霾與有毒廢水、廢棄物汙染加劇的情況下,原本不重視環保的大陸鋼廠不得不投入大量
資金來治汙減排,否則就只好面臨關廠的命運。
但中鋼憑藉著未雨綢繆的優勢,早已有所準備,旗下的中宇、中鼎、中聯資,都順利切入
環保領域,不但吸引多家大陸鋼廠到台灣來學習該公司的環保經驗,中鋼更將獨家的環保
技術應用到大陸投資案,反而讓環保支出成為中鋼在大陸的競爭優勢。
譬如,在降低氮氧化物與戴奧辛的排放方面,中鋼就擁有自行研發的獨家技術,而該技術
目前也已經實際應用在中鋼與大陸武鋼合作的投資案上。
此外,中鋼人員也透露,中鋼在通路布局方面,目前正積極訓練內部人員,使得傳統的業
務人員也能具備解決客戶技術問題的能力,預計在今年下半年就會將這批人才「鋪」到各
地市場,更進一步貼近客戶需求,凸顯中鋼在產品與服務的差異。
隨便賣隨便賺? 輝煌不再
談到精簡成本,中鋼董事長鄒若齊是箇中高手。接受本報專訪的前一天,鄒若齊才開完辛
苦的股東會,訪談時他神色雖略顯疲憊,但仍以堅定語氣強調,靠著努力降低成本與費用
,中鋼去年淨利率打敗日本、大陸、韓國等國際鋼廠。他說:「(今年)要再從乾毛巾擠
出水來。」
鄒若齊辦公室內有一張玉山攻頂照片,作為不時勉勵自己要常保鬥志與毅力。其實,受到
這些年大陸鋼鐵產能過剩、國際市場低迷的影響,中鋼的本業經營頗辛苦,股價與股利表
現也不若以往亮眼,「定存股績優生」的招牌在投資人眼中似乎有些「落漆」。
對此,鄒若齊表示,景氣不好,企業仍要奮力求生,而方法不外乎開源與節流。節流方面
,中鋼向有優良傳統,儘管開拓特殊鋼材市場等策略讓業績大幅增加,但為了確保獲利,
他還是制定節約計畫,要在去年節省成本40億元台幣的基礎上,今年再省下37億元台幣。
他笑說,在整體市況不佳的情況下,連他自己都得坦承,這相當於「從乾毛巾再擰出水來
」,任務並不容易。
鄒若齊舉例,以原料採購來看,先前中鋼進口價格較低的低品位鐵礦砂,但經過獨家的煉
鋼技術,讓產品品質可以達到相當於購入高品味鐵礦砂的水平。僅此一項,去年就省下新
台幣2億元的採購成本,「今年的節約計畫共有126項,務必要從各方面一點一滴省下錢來
。」
其實,推展節約計畫,鄒若齊心中也是感觸良多。他回顧,2008年以前,大陸的鋼鐵與原
物料市況火熱,鋼材只要運到大陸就能賺錢。但自金融海嘯發生、大陸官方「四萬億(兆
,人民幣)」政策反促成產能過剩,熱軋鋼價格從每噸900~1,000美元暴跌到350美元,
市況惡劣,過去「隨便賣、隨便賺」的輝煌時代已然一去不返。
但事實證明,中鋼先前的節約計畫效果顯著。去年中鋼淨利達到4.59%,高於日本住金的
4.11%、韓國浦項的2.23%、大陸寶鋼的3.37%,獲利能力在亞洲主要鋼廠中名列前茅。
雖然訪談中鄒若齊並不提「重返光榮」,但語氣中他所展現的企圖心,就像辦公室內的玉
山攻頂照片,今年他也要一步一腳印地帶著中鋼持續成長,再攀高峰。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中 鋼 未來 成 為 兩岸 三 地 唯一希 望 所以 大 陸鋼廠
倒光 只 剩下 中鋼 獨 大 所 以 中鋼 員工 揚 眉 吐 氣
中鋼 股東 笑呵呵 呵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