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台您講太難惹
翻譯米糕如果有壞掉再麻煩指正
※ 引述《tompi (大波動)》之銘言:
: : Q1. 經濟不好? 那為何股票會漲?
: 這一點是偏誤,股市在一般的情況下是經濟景氣之窗,經濟好股市才會漲。
: 但你的問題應該改作一般人(窮人)與富有人的經濟差別。
: 高持股(高資產)的富人,這幾年過得可好了。而一般人(家庭)儲蓄率低,生活支出
: 打平很好了,更遑論股票投資。
: 台股上市公司的盈餘規模去年約成長29%,估計今年也是繼續成長。
: PE公式很簡單,若E成長,P難道不該成長嗎?
譯:有那麼20%左右的人的經濟很好 好到可以讓整體以及股市是成長的
所以80%的魯魯們Q口Q
: : Q2. 想請問房價跟股票之間的關係 現在股票漲是因為房市不好投資嗎?
解釋太長 結論: 在統計上股價會影響房價 但房價回頭影響股價並不顯著
: 你問得很好,以1982Q1~2014Q1,在下手邊的房屋指數、CPI、股價指數、
: GDP成長率計算 Granger Causality Tests (不需特地了解,只是以下推論的依據)
: 這樣的因果關係只是數列上與模型上的因果關係,真正的因果關係須進一步探討。
: 季資料頻率
1982年到2014年以每季資料統計下列四者之相關因果如下
**統計學上信心水準常常設到95%以上或至少93.5%以上才為顯著
所以下列有些明顯有相關但仍然不能判定
: DC:CPI變動
: DH:房價變動
: DS:股價變動
: DG:GDP變動
: Null Hypothesis: Obs 統計量 Prob.
: DC does not Granger Cause DH 127 2.41 9.4%
: DH does not Granger Cause DC 2.58 8.0%
CPI會影響房價的可能性 90.6%
房價會影響CPI的可能性 92%
: DG does not Granger Cause DH 127 0.15 86.0%
: DH does not Granger Cause DG 1.38 25.6%
GDP會影響房價的可能性 14%
房價會影響GDP的可能性 74.4%
: DS does not Granger Cause DH 127 5.44 0.5% *
: DH does not Granger Cause DS 2.12 12.4%
股價會影響房價 99.5% 顯著
房價會影響股價 87.6%
: DG does not Granger Cause DC 127 1.63 20.0%
: DC does not Granger Cause DG 12.59 0.0% **
GDP會影響CPI 80%
CPI會影響GDP 100% 顯著
: DS does not Granger Cause DC 127 0.77 46.6%
: DC does not Granger Cause DS 3.29 4.0% ***
股價影響CPI 53.4%
CPI影響股價 96% 顯著
: DS does not Granger Cause DG 127 1.00 37.2%
: DG does not Granger Cause DS 0.78 46.0%
股價影響GDP 62.8%
GDP影響股價 54%
: *: 股市變動是領先房價變動,表示當股市表現較好時,房價也會跟著漲。
: **: CPI變動領先GDP變動。
: ***:CPI變動領先股市變動。
: Dependent Variable: DS
: Variable Coefficient t-Statistic Prob.
: C 0.036 1.856 0.066
: DC(-1) -3.236 -2.572 0.011
: 上式以CPI變動解釋股市為-3.236關係,代表當CPI上漲1%時會帶給
: 股市平均-3.24%的跌幅。CPI不能解釋股市下跌的全部,但至少在CPI因子
: 下是非常強烈的。
: 1982年以來項目漲幅
: 房價(大台北) CPI GDP 股價指數
: 989% 69% 694% 1702%
: : Q3. 消費的觀念 現在平均薪資比以前低 東西都比以前貴 可是我要訂個好一點的
: : 餐廳都還不見得打得進去 請問這該如何解釋?
有錢人賺很快主力不是靠薪水
而這些人數量多到足以讓好餐廳客滿
所以你擠不進去
: 通貨膨脹率公布的數字指的是全部平均的水準,但如同人均GDP一樣其實應該要分
: 高所得者與中低所得者的數字才比較客觀。
: 所以不同資產等級的人對CPI數字的感受(敏感)是不一樣的,愈低所得者的敏感性
: 愈高。
: 舉個油價的例子,月收5萬的人,開車一個月油資3K若變動到5K。與一個月收30萬
: ,就算開5000cc的車子,油資從6K到10K,誰的敏感比較大。
: 所以只有小百姓才講薪資,富人都是講資產的。
: 根據主計處五等分位所得、支出、儲蓄資訊,若以台灣830萬戶,每戶2.8人計算。
: 年儲蓄在3萬元以下,有40%的戶數。
: 儲蓄(元)=可支配所得-消費支出
: 年 等級1 等級2 等級3 等級4 等級5
: -25,795 34,891 109,353 213,457 647,550
: 40%約930萬人的家戶儲蓄是在水面與以下。
: 中高所得者因為儲蓄高可以進行投資,在GDP經年累月複利作用下,富者愈富。
: 中低所得者因為沒有資產等複利效果,收入全憑勞力,日久之後貧富差距愈來愈高。
: : Q4. 房市有機會泡沫嗎? 希望歷史會重演......讓本魯也能有個安居樂業的地方
: 最近一直有階級複製的討論,如果未來狀況如制度、稅制等與過去相同,則這個社會
: 就會繼續過去2~30年的狀況。
: 富人比一般人更有機會與能力去複製過去的成功模式。
: 要改變這樣的現象就是靠選舉,因票票等值與貧富無關,去改變過去的不合理
: 才會有機會。
目前台灣PE/PB比美國低不少 要等泡泡請等黑天鵝或靠投票改變遊戲規則.
: 最後指數的高低背後代表公司的盈餘變化,若盈餘成長則股價成長,反之下跌。
: 投資人都看很短,只有耐心的人才會在意價值偏離的現象。
: 看來您一直等待泡沫破裂,在下一篇分析僅供參考。
: 美國與台灣股市近期PE及PB http://ppt.cc/Ce-f
裡面這篇推薦閱讀 推論的架構很棒
重點整理: 統計得出下次低點約 59xx 高點約119xx
: : 問題很淺 希望各位30cm/E-cup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