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kamn (yy)
2014-08-16 08:04:40節錄於梁碧霞"10年前的電子鴻海!現在的生技基亞?!"部落格討論串
誼凡
我個人對肝癌用藥的分類知識明顯不如小人物兄, 但是我個人拜訪過數家大中華區中型(
營業收入約100億人民幣)的藥廠, 也拜訪過台灣的這些新藥公司如東洋 基亞 等
台灣的公司多在敘說新藥開發如何如何厲害云云, 新藥價值如何如何高, 還教我們如何估
計新藥公司市值, 東洋老闆就是如此
大陸的藥商他們很少說新藥開發如何如何厲害 他們只說 今年明年會推出哪一些新藥 這
些新藥產值與銷售值如何如何....
我總是會問說你們新藥如何銷售 我聽到的答案都很一致 就是我們在中國境內有2000或是
3000或是4000人的銷售團隊平均每三個人負責一個縣或市的大型醫院 我聽完之後
就知道台灣的新藥公司老闆說的市占率都是騙人的 因為取得藥證到把藥賣掉還有很大差
距 東洋的紫杉醇就是活生生例子 2009年開始炒紫杉醇題材 當年我開始拜訪香港 台灣的
製藥公司 拜訪完香港的這些製藥公司公司後 我就跟很多朋友說 "東洋紫杉醇根本在全球
都賣不動" 他們問我"為何?" 我說 "東洋在全球根本沒建立銷售團隊 就算拿到藥證 也賣
不掉" 事實證明是如此的
所以小人物兄所做的新藥公司價值評估應該是建立在擁有完整行銷通路的新藥開發商才能
夠拿此種模式套入價值計算 否則新藥是賣不掉的
其實海外的藥品行銷通路費用極高 幾乎占據製藥商30~40%的銷售金額
也就是說銷售金額30~40%要付給銷售團隊
而且您的研究團隊僅僅以雷沙瓦為市場研究對象似乎太狹隘了也被張世忠先生誤導了吧
未來五年中早期肝癌術後治療的藥應該不少 可以多去看看 個人建議啦
我真正要說的重點是 目前台灣的生技製藥公司當中 不適合使用美國人對於陞技公司的評
價模式 因為台灣的生技公司 不具備全球性的銷售管道 甚至不具備大中華區的銷售管道
因此所有新藥研發出來之後只能以美國的評價模式乘以0.1 或是 乘以0.2 去做評價
※ 引述《vm6jp6rmp4 (Jun)》之銘言:
: 1.原文連結:http://news.cts.com.tw/nownews/money/201408/201408151484250.html
: 2.內容:
: 外用藥品小護士「曼秀雷敦」製造商、台灣東洋(15)日舉行營運成果與未來展望說
: 明會。甫於今年6月底才接任董事長的蕭英鈞也公開現身主持會議,會上他堅定地說
: 如果沒辦法幫公司賺直接利益5億元,他就不領薪水,甚至下台辭職!」展望未來,
: 旗下癌症與抗生素新藥專賣,有信心提升公司獲利。
: 東洋董事長蕭英鈞表示,2014上半年營收為7400萬,去年則是5.68億元,乍看數字天差
: 地遠,但其實去年數字還未減去賣掉上海旭東海普藥業60%股份的獲利約4.78億元,算下
: 來去年營收約8900萬,還要再減去原本股份應分得的利潤2000萬,因此今年上半年與去年
: 同期相比,營收不減反增成長7.2%。展望未來,蕭英鈞表示將著重在內湖研發中心,希望
: 慢慢健全整個產品線、朝藥品第二期臨床試驗方向走,並向國際次要市場發展,或是跟有
: 通路的國際廠商合作,將公司的研發優勢加上對方的通路佈局打通國際市場。
: 同時他也強調,東洋的廠商通過歐盟的檢測,是高規格的製藥工廠,未來絕對可以生產
: 全球各地訂單的藥物。尤其旗下癌症新藥與抗生素藥品,因為有專利技術所以說等於是專
: 賣,未來獲利能力不容小覷。蕭英鈞說自己雖然才剛接董事長的位置,但其實可說是公司
: 元老,且7、8年前就開始不支薪,每年只領1000元的生日禮金,對於外界的期待他「嚴以
: 律已」,直呼「如果沒辦法幫公司賺直接利益5億元就不領薪水,甚至下台辭職」!
: 蕭英鈞說,從歷史上來看,留名青史的都不是會考試的狀元,而是真正會做事、一步一腳
: 印的宰相。拿股市走勢來看,一間公司如果經營得好,股價絕不會在一夕間大起大落,這
: 跟公司長期永續經營的原則相違悖。似乎也為基亞近來拖累醫藥生技股,向投資人信心喊
: 話。
: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
: 股價從基亞被殺跌停以來也跌了快30塊,剛上任的董事長多想點辦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