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Exact Science v.s. Experience Science

作者: Hunnish (野人匈奴一名)   2015-03-19 17:04:50
我長期在竹科工作,而竹科的從業人員當然以理工科出身的工程師佔多數,但許多
剛來上投資課的同學常常有一個盲點,那就是為什麼老師操盤手法似乎都沒有一個標
準的SOP操作準則(工廠的最愛),聽起來好像總是有些模糊空間需要做獨立判斷.
這個其實是因為我們理工科訓練出身的工程師被自身所有的盲點所遮了眼而不自知,
理工科系教的都是 Exact Science, 也就是只要所學是對的,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
地點所做的事情其結果都會一樣,舉例來說,三角形斜邊的長度計算方法為底的平方
加高的平方然後開根號,這個結果,不會因為由台灣人算跟印度人算而結果會有所不
同,也不會因為今天算跟下星期再算結果會不一樣.
但是股票操盤是一種 Experience Science, 也就是其操作上雖然大致上還是有一些
標準步驟可循,但是經驗輔助的判斷卻更加重要,所以像即使一個醫生告訴你割盲腸的
步驟為何,你背了下來,也不代表你就可以割盲腸了,因為過程中會有許多狀況需要
做判斷與相對應的處理,因此有經驗的醫師手術成功率會較沒經驗的醫師來的高.同樣
的,在股市操盤雖然有些基本操作原則,但其實許多時候會有些模糊空間或是奇怪狀
況出現,這時有經驗的操盤手做出的判斷其品質會較沒經驗的操盤手來的高.
或許有人會問,那能不能請有經驗的操盤手把所有經驗都寫下來,不就好了,很不
幸的,這個其實很困難,這種知識稱之為隱性知識,非常難以萃取出來,一般的取得
方式其實是靠師徒制來傳承,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生活中許多 Experience Science
為主的專業,都會有師徒制的存在,像是廚師,醫師,音樂家或是一些技工類的職業
等等,通常跟在師傅身邊兩三年學習都是必要的.
講到這裹或許大家會問,所以我的 point 是什麼?其實很簡單,如果你想學習從
股市賺錢,甚至有天成為財務自由的獨立操盤人,那麼你不應該花費時間去找尋什麼
神奇又昂貴的課程,神奇又昂貴的系統,以及神奇又昂貴的指標等等,你真的需要的,
除了簡單的基礎課程外,其實是一個有經驗又可以跟的師傅,在這整個漫長的股市淘
金的養成訓練過程中,隨時提供你必要的指點與經驗傳授.
最後,我想補充說明一下,有些網友說什麼又一個造神來了,或是說什麼對帳單之
類的,說實話,我還是強調,股市操盤賺錢是一種專業,不要相信誰能發明什麼多厲
害多神奇的秘招,重點是在有沒有足夠的專業;另外,如果我的老師曾在華爾街當過
分析師和操盤人不能告訴你什麼的話,那其實我也無話可說,只能說沒有緣份就是沒
有緣份,就像我不會去懷疑在 Google 當過程式設計師的人能不能寫出有品質的程式
,或是在 NBA 打過球的球員到底會不會打球一樣,出身於這種職業的最高殿堂其資歷
本身就是一張價值不可言喻的名片,不是不能質疑,只是要質疑的話至少也得要有相
當的專業程度才有能力提出質疑,不是嗎?
========================
來自<<股妃投資教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