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gsh (宗師)
2015-10-15 22:08:17※ 引述《cakepupu (4000點快來吧)》之銘言:
: 目前的健保補充保費的門檻是新台幣$5000 超過的話要課2%的健保補充保費
: 即對股民來說若單筆股利所得超過$5000 在領鼓勵時就會被扣2%的健保補充保費
: 例如某檔股票配現金股利5元 若我持有2000股 就會被扣$200塊的健保補充保費
: (5x2000x0.02=200)
: 重點就是門檻$5000是門檻 不是免稅額
: 今天把門檻從$5000提高到$20000只對原本股利所得介於$5000~$20000的這群人有差
: 對於股利所得大於$20000的人來說還是一樣會被扣實實在在的2%
: 為何不乾脆把稅率從2%調降成1%或0.5% 稅率調降才是真的有感
: 且要把上限拿掉才真的公平正義
: 不知各位對今天的這則消息有啥想法 ?
: 看來只要執政黨選情持續低迷,廢除扣抵稅率減半這項爛政策是指日可待的 ^^
首先應該說,
若說怎麼做才應該,當然是應該廢掉,
但是如果純就本案討論的話,調高門檻還是有意義的。
喜歡股利這種東西的我想應該不少是想要當定存股,
定存股概念的話,
我順便說說銀行的定存,
通常300萬以上算大額,
利息會低很多,
低到比活存高一些些而已。
台灣的銀行那麼多家,
我隨便舉我一時立刻就能想到的
郵局、台銀、土銀、合庫、中信、花旗、台新、第一、京城、台中企、
臺灣企、遠東銀、兆豐、凱基、元大、玉山、大眾、永豐、富邦、國泰世華......
嗯嗯應該不用我再列下去了吧?
光上面我不小心臚列得太多了的那些就夠你存20*300萬=6千萬了。
(這裡只講追求高利息啦,不計利息單筆5000或多少要扣補充保費)
同樣的,定存股這種東西,
你可以通通存在中華電,
也可以通通存在遠傳、台哥大,
但是以我來說,
因為畢竟跟銀行定存不同,
所以就算不考慮扣補充保費,
我也會覺得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於是我的作法是金融股中信、台新、第一、合庫、玉山......各買n張,
中華電遠傳台哥大(目前沒買)計畫存一些,
比較穩健的電子股、食品股、傳產股也各挑個一兩檔來存。
於是,同樣以500萬閒錢的人來說
(有這個數字"閒錢"在臺灣中產階級來說應該算很有錢了,
應該沒多少人會達到了,所以我想我也不用設想更高的數字):
假設殖利率以7%附近來算好了,
5000就要扣的話,單檔股票你擁有價值71500左右就得扣到。
你費盡心思挑了20檔很穩的定存股好了,
平均每檔你會擁有25萬,所以基本上你是檔檔都要被扣到補充保費。
然而,如果單筆股利要到20000才要扣的話,
單檔股票你可以持有28萬5千7百元(285715要扣)還不用被扣到補充保費。
所以你如果用盡心思挑20檔穩健的股票,
又認真分散資金,就每一檔都不用被扣補充保費。
而且像我最喜歡拿來當定存的金融股,
大多數都股票股利跟現金股利各佔趴數,
而不是全部用現金股利發,
那麼,以這種股票來講,假設他是股票、現金股利各半,
甚至可以單檔股票擁有50萬都不用扣補充保費。
其實要挑20檔真的不難,
獲利穩的金融股(除非遇到2008那等級的金融海嘯)至少7檔以上,
電信3雄又3檔,
另外私人還有些股價雖然有5-20元波動但獲利配股配息很穩,
而且波動區間也滿穩的電子股,
另外食品、通路、超市股也可以挑一挑,
20檔夠你存股存到領得比普考起薪還高,
甚至比高考起薪高(因為有股票、現金股利各佔比例的那種股),
都不用扣到補充保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