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連結(必須檢附):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215000097-260205
2.原文內容:
金管會近期將定案TRF管理辦法,但其中不少新制讓企業和銀行怨聲四起,金融業者指出
,金管會管太嚴的結果,形同掐死相關商品,像先前的連動債就是一例,而台灣市場如果
商品愈來愈少,結果就是逼企業錢進海外,長期對金融業和企業都不是好事。
為控管以外幣TRF為主的高風險衍生性商品銷售,金管會11月初祭出多項措施,大幅提高
銷售門檻,包括「專業法人投資門檻從5,000萬元提高至1億元」、「禁止銷售給專業自然
人」、「徵提期初保證金」等,希望降低企業對於匯率波動的風險損失。
企業界認為,新措施是以保護企業為出發點,但可能造成實際操作面上困難重重,尤其在
「徵提期初保證金」、「追繳保證金100%」方面,更可能因為與現行企業做法大不想同
,帶來潛在的風險。
企業界表示,由於台灣是出口導向經濟,多數企業缺乏外匯成本轉嫁能力,一年之中的市
場大波動將影響企業獲利,因此目前多數企業都傾向依過去紀錄及年度預算估算出整年部
位金額,並依據所預估一年內的交易量進行避險。
但若依照新規定,必須在交易前逐筆提出文件說明,對大多數企業相當不易也不便,甚至
可能因為企業無法逐筆進行準確預估,而帶來相當大的風險,反造成無法妥善避險。
銀行業者則認為,逐筆徵提保證金對非投機性的企業來說,有實際上的難度,而且可能造
成進業極大負擔,有銀行便認為,金管會可以針對單一產品或幣別進行總量管制提存保證
金,至於個別企業的提存比重可由各銀行內規自行決定。
另外,也有業者認為,金管會管理TRF時可以採分級管理制度,也就是不同客戶可適用不
同的保證金提存等,因為每家企業的風險度不同,要求所有企業面臨追繳時都要提足100
%保證金,等於是叫企業都不必玩了。
銀行業者指出,認識客戶本來就是銀行自身的責任,金管會提醒銀行注意風險並沒有錯,
但是過度干預式的管理,可能讓銀行設計商品時完全喪失自主權,另一方面則是大幅提高
客戶交易難度,長久下去,市場就是一灘死水,「不如直接禁止TRF還比較直接」。
3.心得/評論(必需填寫):
不受人家管 就不要洞太大之後又跟政府拿錢
大老闆作TRF個個認為是股神 賠錢了又機機歪歪
愛投機 GG怪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