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配發率高並不一定直接等於公司的好壞,但若當市場偏向
快速領回現金時,其實也就隱含對未來成長的不期不待不受傷
害,也就形成見短忘長的市場風氣。
回到本檔標的其實長期要改善的就兩項體質,長期資金的成本
與旗下股權結構的改善。
借款發股息
其實投資者若有認真看財報,可以發現合併公司的利息其實明
顯偏高,長期擔保借款 104年利息落在3.24~3.38%, 105年落
在2.78~3.29%,一年的利息費用約在一億新台幣,影響每股盈
餘達 0.7元以上,若以15倍本益比計算之,股價也因此蒸發了
10元,可見未積極還款反而高額發放股息其實是礙於有長期成
本的。
放大利逐小利
若列為保留盈餘就算加徵 10%營利事業所得稅,在完全扣抵的
時代其實稅率還是股東邊際稅率決定的,稅務上整體並無實質
損失;而當扣抵比率折半後,公司實質稅率越高損失越明顯,
但加徵 10%實質損失為5%,其實拿去抵掉兩年利息還是綽綽有
餘,也因此高股息發放率的背景也就是長期資金成本降低緩慢
,銀行獲得的利益增加,說白話點股東的現金股息其實就是就
是向銀行借錢發放,而這利息也是股東買單,所以也不用嘲笑
朝三幕四的寓言,人的心理就是如此巧妙。
簡化股權架構一舉多得
若是母公司對資金有需求,其實更乾脆的是將綠山林被集團母
公司持有的 30%用現金購買,這部分帳面約 8.3億元,若假設
16億買下扣掉最極端的全額貸款也能每年增加約 0.5元每股盈
餘,而這金額也不到 4年的現金股利總額,也能大幅增加合併
報表透明度,不會有少數股權的干擾。
以上兩點都是長遠的價值,但公司更加偏重短期現金的發放。
會計假設
山林水公司有一特色就是將特許權估列入長期應收款,但卻未
揭露重要的假設基礎-折現率,關於這點有當面諮詢過財務主
管,可惜未獲正面答案,一個財報的透明度可見一斑,因此目
前並不考量本分析公司的每股淨值是否公允,建議只分析山林
水合併公司的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