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連結:
※過長無法點擊者必須縮網址
https://reurl.cc/EG191
2.原文內容:
共享經濟退燒?中國Uber裁員兩成去年大虧近5百億台幣
在發生司機殺人案後不到半年,有中國Uber之稱的中國叫車平台滴滴出行壞消息接連不斷
,先是在1月底傳出裁員20%到25%,當時就有人猜測滴滴出行內部的財務數據並不穩,
13日中國科技媒體36氪再度援引一份內部財務數據顯示,該公司2018年全年虧損高達109
億元人民幣(約合497億台幣)。
下半年虧損增加6成
雖然滴滴在2016年,贏得了補貼大戰、合併Uber中國,一度在市場上獲得壟斷性的9成市
佔,並且積極的國際化,透過一系列的全球投資,拓展國際網路叫車平台版圖,滴滴的投
資地圖遍佈全球,包括東南亞的Grab、美國Lyft、印度Ola、美國Uber、巴西99、歐洲
Taxify、中東Careem等等都是滴滴的投資、換股對象。不過看似亮麗的成績並沒有展現在
財務上,從2012年成立至今,滴滴表示仍未盈利。
在去年9月時,程維也在內部郵件自我揭露,滴滴2018年上半年虧損達40.4億人民幣(約
合184.27億台幣)。因此可得知滴滴下半年的虧損達到68.6億元,虧損比上半年增加了69
%。而36氪也寫到2017年滴滴全年虧損只有25億元人民幣(約合114.03億台幣),因此近
一兩年驟升的虧損,應是去年在發生多起司機殺害女乘客案後,滴滴增加的合規成本所導
致。
傳統車企也加入戰局
滴滴去年曾表示旗下叫車APP日訂單達3000萬,平台上擁有超過2100萬車主、司機。在事
件發生後,滴滴的處理方式包括重新整理合作司機名單,下線惹事的順風車業務,減少不
合規人員、車量的派車訂單,不過對於未來會改變多少編制、花多少錢,滴滴並未披露。
中國信通院政經所監管研究部副主任李強治曾公開表示,全中國網路叫車平台上擁有超過
3120萬名「司機」,不過符合規定的比例只有1.1%,也就是說大部份司機屬於廣義上的「
不合規人員」,因此未來監管力道加大將會反應在滴滴的成本上,滴滴也以裁員方式回應
來驟升的成本。
但在滴滴業務收縮的同時,中國也有其他並不以「共享」性質為主的網路叫車平台開始出
現。包括國有的車企首汽「首汽約車」、上汽「享道出行」以及外商「BMV」、「戴姆勒
」(Daimler AG)都陸續在中國成立公司進入網路叫車市場。不過這些公司皆不是以共享
為號召,是以自有車輛挑戰現有網路叫車的共享模式,未來是否會影響滴滴在中國獨佔的
地位,仍有待觀察。
其他叫車平台都怎麼了?
而此同時,太平洋的彼岸,美國共享叫車平台的兩間始祖Uber、Lyft也紛紛選擇在2019年
進入二級市場,分別秘密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上市文件,預計在今年上市
。
包括Uber、滴滴出行喊出的驚人估值,分別為620億美金、550億美金,由於Uber採取秘密
提交上市文件,所以並不能一窺其中奧妙,而滴滴在傳出殺人事件後,原先喊出上市的計
畫似乎擱淺了。不過根據美國媒體Aaxios引述Uber提交的S-1文件裡顯示,可能是由於
Uber擁有滴滴的股份,所以才拉高整體的估值那麼多。(先前滴滴與Uber中國合併協議中
,Uber將持有滴滴出行17.7%股份、5.89%投票權。)
但Uber也同樣是虧損連連,根據其自行公布的盈利數據,2018年第3季,Uber單季虧損就
達10.7億美元,根據彭博社依照數據計算,Uber成立的九年間,合計已經燒掉了107億美
元,堪稱史上「最燒錢公司」。市場有沒有辦法接受Uber「燒錢換增長」的邏輯,以及滴
滴出行全力合規後如何保持增長,將會是2019年共享經濟重要的大事記。
3.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從之前的共享單車到現在的滴滴出行
曾經很夯的共享經濟看起來遇到瓶頸了
未來還會有甚麼令人驚艷的共享經濟模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