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連結:
※過長無法點擊者必須縮網址
2.原文內容:
南京建工28.4億信託違約,民營企業遭難誰之過?
2018年年底,南京豐盛集團公告逾期債務12.8億元,當時南京政府非常給力,公告發佈後
的第三天就出手協調,豐盛集團也很快還清逾期借款。
隨後豐盛集團改名南京建工產業集團,更名換姓併未帶來好運氣,時隔不到三個月又爆出
28.5億信託違約,為什麽南京建工信用風險風波再起?
財華社認為,2018年下半年以來,基建補短板有助於改善城投企業流動性,但地方政府債
務管理沒有松口,個别地區財政壓力依舊。
另外即使地方債放量、非標融資回升,但政府資金還是會優先滿足城投公司回款,而不是
民企建築企業。
白衣騎士難逢,以南京建工為代表的民營企業如果夢想著能遇到奇迹可謂難上難,就算有
外力來緩解資金壓力,但最終還要靠基本面的改善。
28.5億信託違約,85億債務壓頂
3月19日,南京高科(600064-CN)一紙公告顯示,南京建工再次違約。南京建工集團及其旗
下南京路橋向長安信託累計申請信託貸款28.5億元,目前已經違約。
南京高科還稱,截至本公告披露日,長安信託尚未向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訴訟。目前
,南京新港開發總公司正在與長安信託進行積極溝通,爭取在訴訟前達成和解。
28.5億元違約或隻是開始,據公開資料顯示,南京建工後面還有80多億信託在路上。特别
是6月份,簡直就是集中到期潮。
聯合信用將南京建工主體信用等級下調至A,併且披露截至2018年6月底,南京建工應付債
券「16豐盛01」和「16豐盛02」將於2019年8月到期。
「16豐盛03」、「16豐盛04」、「17豐盛01」、「17豐盛02」、「17豐盛03」、「17豐盛
04」、「G17豐盛1」「G17豐盛2」均於2019年到達回售行權期。
短期償付壓力大,又無清晰償債計劃,南京建工或將引爆更大的雷!
曾3天快速化解債務危機
早前2018年底,豐盛集團就陷入債務違約,併有驚無險的渡過「危情三日」。
2018年12月25日晚間,豐盛集團發佈《未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公告》,稱「由於發行人流動
資金緊張,負有清償義務的已到期債務金額累計12.78億元未及時清償」。
但僅僅3天後,劇情開始大反轉。豐盛集團發佈一則《關於償付到期債務的公告》,稱「
截至本公告日,公司已完成全部12.81億元的債務本息兌付」。
不過,公告未言及資金來源,有業内人士分析,豐盛集團所欠逾期借款,已全部由南京市
政府下屬的城投平台公司代為償還。
作為南京本土企業,豐盛集團承接大量市政項目,包括路橋市政、新型城鎮化建設、建築
節能等基礎設施和保障房等任務,業務特性決定公司資金佔用非常嚴重。
2018年6月底,公司應收賬款、長期應收款分别為91.04億元、119.3億元,其他應收款
163.53億元,其他非流動資產由PPP股權投資款和理財構成,對資金形成較大佔用。
其中,應收賬款前五名欠款方合計佔比44.37%,合計應收政府及平台企業賬款達48億元。
PPP項目後期資金需求和投資回報週期長,南京建工投融資壓力和回款風險日益嚴峻。
經此一難,豐盛集團也開始著手自救,聚焦建築工程主業,陸續剝離非工程建設類業務,
啓動製定整體債務重組方案,公司更名為南京建工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更名南京建工,難改PPP項目本色?
截至2018年6月末,南京建工(原豐盛集團)資產總額631.73億元,相比2017年末增長
9.75%,總負債卻增加14.18%,資產負債率由66.21%增加至68.88%。
其中,短期借款本期末餘額為97億元,相比上年末餘額上浮96.78%。長期借款為23億元,
相比上年末餘額增加30.48%,有息借款總額243.44億元,相對上年末借款總額205.56億元
,增加30%。
2018半年報顯示,南京建工11隻債券,有9隻募集資金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之前的債
券、銀行或信託借款本息。
還有「G17豐盛2」、「G17豐盛1」2隻債券募集近25億,用於句容市赤山湖景區建設與運
營和南京市江北新區中心區江水源熱泵區域供冷供熱係統(DHC)項目一期工程兩個PPP項
目。
豐盛集團近些年承接了大量政府項目,豐盛集團近年來陸續投資建設青奧體育公園、江北
國家新區能源站、南京市保障房等多項重點政府和民生工程,當下對政府的應收款約有數
十億元。
上述句容項目和江北項目均列入了江蘇省財政廳PPP項目庫,截至2018年6月30日,句容項
目已經投入7.08億元,後續投入還需3.92億元。江北項目已取得立項、環保、能評等批文
。
持續投入PPP項目增加了豐盛集團的債務壓力,按照豐盛集團計劃,句容項目和江北項目
投資回收期長達14.5年,墊資之長讓人咂舌。
江蘇省政府採購網顯示,南京市栖霞山廣廳文化廣場及配套設施PPP項目於2018年12月21
日公示,預中標結果的聯合體牽頭方正是原豐盛集團。
如今身陷入債務危機,南京建工的這些PPP項目又都成雞肋。2018年民營企業經歷了第一
波信用債違約潮,幸運如南京建工就等到白衣騎士解救自己。
但財華認為企業短暫流動性壓力可以借由外力減輕,但最終還是要取決於公司基本面。如
果公司基本面沒有改善,那離上岸還很遠。
3.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改名沒甚麼用,民企還是民企,除非能變成國企
之前中國政府救了一次
後來還是爆了
這次還會再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