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連結:
資料來源:商業週刊第1700期 (本週出刊)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magazine/Article_mag_page.aspx?id=7001838
縮網址 https://reurl.cc/MvVV13
2.原文內容:
商業周刊似乎有警語不得任意轉載
所以請有興趣的人自己點進去看
擷取大意如下:
1.反托拉斯法管的是聯合行為,與是否為品牌廠或代工廠完全無關。
2.刑事訴訟講求的是證據主義,刑事無罪不代表民事無罪。
(就像通姦訴訟一直以來都是民事訴訟遠多於刑事 通姦罪的成立的要件非常嚴格
甚至70%以上的元配都是刑事敗訴 但在民事勝訴的->這段是我的備註 原文沒有)
3.被查到有聯合密謀行為的電子郵件往來。
4.其他被告陸續和解,原告能獲得的證據也越多。
(這段暗示的很明顯了)
3.心得/評論:
已經有友達案的前例 到底為什麼這麼有自信?
是律師團太廢了嗎?還是經營團隊執意和惠普槓上?
不過就我所知美國法律訴訟實務 律師都會評估案件的勝訴把握度
尤其大事務所(或後面的合夥人)面對大案子都會謹慎評估訴訟 然後採取較有利的策略
畢竟 打到最後敗訴 雖然還是可以賺錢 但會影響在業界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