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服務業就是個坑 而且這個坑很舒適
所以很容易在坑裡就找個舒服的姿勢躺下了
市場太小的國家 例如新加坡香港 他們服務業第一天就會國際化
而且搞的是超高難度超高值的路線
因為本土市場太小 不搞得超專業根本活不下去
市場超大的國家 例如美國中國 他們不搞國際化
但是在本土市場裡存活得下來 就會變得超大 於是會自動的產生專業分工否則管不了公司
台灣就是一個舒適的島 他的市場夠大
服務業只要土法煉鋼 就可以讓你大概賺個幾百萬~幾千萬 然後穩定存活
這就是一個尷尬的數字
一年淨賺個幾百萬~幾千萬其實在台灣滿爽的
最後十個有九個就會選擇在坑裡躺下 啊~~我們那麼累幹嗎
毛利不用那麼高啦 大家騙吃騙吃吧
所以喔 你看台南那些牛肉湯(這個例子比較具象好懂)
做到一定程度就秋起來了
從不改善體驗 也不想擴大規模 反而開始發展成營業時間很少 不爽就不做
這就不是一個好的台灣精神 但是卻實實在在是台灣服務業精神的代表
有時候你會覺得為什麼以色列那麼厲害那麼專業
因為以色列的鄰國打過來 反應時間是30分鐘啊
啊台灣的鄰國打過來 反應時間至少有30天啦
一言以敝之 這島太爽太舒適了= =
就和伸手就摘得到水果 到處都是動物可以直接狩獵吃肉的熱帶國家
最後反而被農業資源很貧困的溫帶國家打敗一樣
※ 引述《Limoncy (Lab nerd)》之銘言:
:
沒吧,服務業開的快也倒的快,台南也有24小時營業的牛肉湯,而為什麼你不選這間?這不就是因為有差異性、獨特性?跟舒適度有什關係-.-
對台灣人沒有真的物慾很想真的想發大財台灣人要的是小富而安 真正願景很大的人極少數這島也不是大市場 你做小生意也不會有人來滅你
作者: chewthelife8 (咀嚼生活) 2020-09-16 17:51:00
這個比喻我覺得不行@@
本篇就是樓上說的那個意思這種規模很尷尬 大家都搞一個很廢的小內需穩定著正是這就是台灣的物理極限 想想怎麼破解吧 想不出來這個瓶頸簡單易懂但20年來都不能破解世界上只有小而廢 小而美違反物理定律 資源少做不出真正的好東西台灣的內需市場"大"到你連科學化管理都不用做不只是餐飲 連法律 軟體這種高階的 管理都如土炮當台灣的市場"大"到不搞科學就能存活下來你根本就喪失了規模化的能力台灣很多軟體公司只做台北生意 連規模化到台中的能力都沒有你知道嗎 但是他們可以活得下來 也轉得爽
笑死,講了一堆為什麼沒人做?如果你講的可行,今天就不會在這發廢文了原po想在這取暖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