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持有者“權力”和“持有量”匹配才會穩定。像黃金都有權力國家機構大量持有。比特幣大多在電腦宅屁孩投機者手上,他們容易拋售。不是股票。0050是持有公司幫你賺錢,比特幣沒有賺錢。也不是數位貨幣,交易太過慢。好的話像黃金,儲存價值,好走私,但無法日常交易。壞的話像鬱金香泡沫時的鬱金香球根。技術上就不可能了。數位貨幣打錢超過十秒才到帳就不合格了。大媽翻零錢動作在慢,給錢也不會超過三分鐘。比特幣先想辦法贏過大媽找零錢吧。除非美國政府做保,不然緊盯美元的數位貨幣都是噱頭。有行無市。不然擔保商就準備破產。迷信比特幣難怪只能每天茶葉蛋哈還有世界上六成算力是在中國。但數位貨幣又是政府的敵人……習大大一認真抓,礦工逃跑兌現就會大跌一波了還有初始挖礦者手上壓著一堆幣,那些電腦宅那天想退休倒賣……幣一直硬分岔就是一直沒共識,流通性越來越小你把真的創造價值跟炒作搞混了。當時鬱金香也能賺錢。浪費能源是跟傳統“記帳”系統比會漲又沒價值的太多了……鬱金香,安隆股票,次貸債券……說到痛點開始酸了哈哈。我根據事實講這麼多,怎麼不正面澄清每一點?想一下,當初為何花旗 高盛 ark……等相信次貸債券有價值。動腦想當時這麼多資產管理公司,信評公司都相信次貸債券有價值。要小心。史上大泡沫都是當時代最「聰明」的有錢人吹,韭菜跟風。1.初始礦工的持有 2.中國算力壟斷 3.日常交易無用 4.記帳效率極低 5.硬分岔分裂。風險這麼多。是呀,我也很後悔沒賺到2000年科技泡沫,2008年金融海嘯這兩波。五個未來一定要面對的風險都分析出來了,迷信的人連一項都沒辦法反駁?只能用暴漲說嘴?啊不就所有泡沫都是這樣,忽略風險股票是擁有公司,債券是借錢,房地產是長期硬需求,大宗商品和期貨是短期硬需求。比特幣本質比較像貴金屬。比特幣現在無法避險。連黃金都無法拿來當印鈔的避險了。波動太大。所以能具體點講嗎?別搞玄學。五點大風險回一下要怎麼「運作」避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