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一篇跌1% 明天先跌停
連跌停幾週讓我買當存股吧
什麼已經漲幾倍 漲國外幾倍所以怎樣的
想怎麼扯就怎麼扯吧
eps 股價 未來性 籌碼等並不一定會相關
在資金氾濫的現在 有更好套利的 不去嗎?
國內外資金 為什麼要拉貨櫃輪?
七月的鬧劇不就讓資本家看清
首先 一個號稱民主國家自由貿易的
還在用不合理的法 管制來限制
再加上最近的當沖新制
投入這麼多資金幹麻?
利用貨櫃輪股票來賺期指就好了
投入大資金去守小賺的個股
且要再一年才發股息 傻了嗎?
三隻已經不是過去幾十塊小資金好守
股價拉起來 政府一管12天 股價又被放下去
營收爆增的公司股價不能爆增 什麼鬼!
把管制的預繳拿來用在當沖就是最好解卻不做
今天資金都投入收盤後才知道當沖比過高被管
全世界航運都好 不是只有台灣好
去投入風險較小的國外航運不是更好
接者 貪婪的公司
利用營收好 不思考規劃漸進還債
真以為發股票讓投資人扛 投資人都會願意
看看陽明今年不發股息說什麼
說過去虧損太多 去年賺要填補所以不發!
那明年是不是又會各種理由少發?
再者 可能是過度自信
怎樣都不公佈六月eps (警告、法會、股東會)
只讓投資人留下萬海五月營收增eps卻大減的印象
最後 不講武德的券商
增資失敗死不認
等到最後大家發現賣了這麼多 都已人踩人
以上 所以要做什麼夢?
國內企業不想花錢搶櫃
就找政府讓公股多的航商來讓利
美國最近也想搞這招
是要讓多少資本家願意投入
航運 或者說 以現在來看 長榮是一個好存股
2024年營收開完累計eps可能就超過目前股價
2021-2024 4年 當然發多少股息是另一回事
隨後的eps要看未來現有的航商的訂船量
長榮的營收好是個運氣 剛好在18、19年訂大船
隨者工廠、產品集中於遠東
主要 有能力的消費群在歐美
航運的需求比重不會降低
新的環保法規 造船成本變相當貴
這一波沒賺到的 未來很難有新資本家加入
造一艘船要2-3年 最快的影響是2025年營收
但 對三個貨櫃輪的股價依然不會期待
漸漸現在股價最高股量最少的萬海
eps會跟不上長榮 陽明
(遠程要大船在才省成本)
連帶效應會抑制長榮、陽明股價
再者全世界不能跑歐美的船
如果不被殺 可能會來亞非線
有可能造成歐美線高運價 亞非線卻低價競爭
買低於現在股價(包括我)
不想擔風險是可以把長榮當存股
想當少年股神還是去找股量小本益比高的去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