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有等於買進,空手等於賣出
分享個股時最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某支股票短期漲了很多以後,「請問這支股票,在這個XXX價位還可以買嗎?」
謹記一句話:持有等於買進,空手等於賣出
如果我覺得手上公司不值得持有,接下來幾年價位都是平的或是衰退,那我當然砍掉啊,如果我還握在手上,不就是覺得這家公司還大有可為?又何必問我在這個價位時還可以買嗎?這是很簡單的邏輯問題。
如果要理解對公司的看法,看部位大小就能知道。
我從來不分享持有成本,而只分享買進價位。(之前有篇退休金帳戶大小跟持有成本,那是轉到IRA後一次買完的持有成本)原因很間單:避免價格錨定。
你今天兩個人甲君和乙君手上UPST各有一百股,現價385,甲的持有成本是100,乙的持有成本是400,你覺得他們是否應該因為持有成本做出不同的買進或賣出決定?稍微想一下就知道大部分時候是否定的。如果你覺得UPST會漲,那你持有成本多少根本無關緊要。
唯一有影響的是稅務考量,但對何時買進來說,這是無關的因素。
只要出現一年內翻倍的公司,在網路上就會出現一堆跳出來說「我持有成本超低XX」。這些也都是噪音,可以不用理。
昨天我看到 Reddit 在討論 $NET ,一堆美國鄉民跳出來說我持有成本 25,35,讓我想反問:你持有成本這麼低,那他一路漲一倍到 70,兩倍到100時你怎麼沒狂加?對我來說持有成本太低,通常是在漲勢時對機會成本判斷錯誤的借鏡,而非可以拿出來炫耀的依據。價格錨定是非常昂貴的功課,越早學到越好。投資績效要看的是含現金的總資產大小,而非單一股票賺了多少或是跌了多少。
# 賣出跟看空不一樣
我賣出一家公司,是認為成長衰退,或是有明顯更好機會,而非看空。如果你體認到股票明天漲跌無法預測這件事,就不要沒事真的去買空。當然版上多的是喊空但沒單的。
剛進股市時常會覺得高點到了就要反手做空,我認為除非你是千萬人中之一的天賦異稟,不然還是挑一邊站就好。做空賺大錢的人的思考模式跟正常人都不太一樣,而腦袋要在多空兩者之間快速切換,我認為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