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海運股倒頭栽 是不是沒戲了?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https://udn.com/news/story/7251/6038933
(請善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2022-01-17 12:09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原文內容:經濟日報 / 記者楊伶雯、馬琬淳/即時報導
貨櫃航運三雄上周五(14)日反彈,但今(17)日開低走低,長榮(2603)盤中跌至
127.5元,跌幅3.4%;陽明(2609)下跌至105元,跌幅2.32%;萬海(2615)跌至167.5元
,跌幅3.45%。航運跌勢不止,為什麼會這樣?該怎麼操作?
貨櫃航運股去年營收表現佳,例如長榮海運去年12月營收寫下歷史次高,衝上522.25億元
,年增112.4%,但卻利多不漲,反而跌跌不休。上海航交所14日公布最新上海出口集裝箱
運價指數(SCFI),上周回檔修正,指數小跌0.3%,來到5,094.36點,終結連9周上漲與
連6周創新高走勢,使貨櫃三雄跌勢更深。
國泰證期顧問處協理簡伯儀建議投資人,由於過年是航運淡季,年前股價應會下跌,先不
用急著去接。證券分析師張陳浩表示,目前貨櫃股沒有反彈的跡象,建議先觀望再視今年
股東會前有沒有高殖利率行情。
有法人認為,航運股不會漲的原因,是因為大部分法人不敢投資。因為航運股是目前台灣
上市櫃類股裡面,唯一2023年EPS無法估計的族群,「貨櫃股的EPS完全不具可預測性,長
榮海2022年賺50元,但是2023年賺多少呢?」沒有法人會去投資一個產業變動這麼大,且
EPS完全看不清楚的產業。
但是該法人樂觀認為,預期其他法人2022年會再看錯貨櫃航運的EPS,目前市場上平均只
預估貨櫃航運EPS賺35~40元,實際上恐會再乘上1.5-2倍才會是2022年獲利,且2023年的
EPS不見得會比2022低多少。
法人表示,以後倉位就像土地及房價,不可能回到以前那麼便宜。而且電子商務市場還會
成長10倍,所有東西9成都需要海運來運送,海運市場還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航運年初開盤以來一直積弱不振
是不是人走茶涼了??
不過再繼續跌下去 基本面價值會漸漸浮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