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不計一切代價救經濟」 中國開始實踐MMT?
原文網址: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73093
發布時間:2022-05-23 08:21
記者署名:盧偉文
原文內容:
上周,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4月經濟數據,被稱為「三頭馬車」的零售、工業及固定資產投
資表現全部遜於預期,反映內地經濟活動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情況着實令人憂心,有經濟
學者甚至喊出,當務之急要「不計一切代價」救經濟!在這個氛圍底下,近年得到不少關注
的現代貨幣理論(MMT)再次成為經濟學家熱議的話題,有人認為其理論框架能更好地解釋
現時各種宏觀經濟現象,也在此找到了財政發力的空間,但也有不少人對此嗤之以鼻,擔心
其未能對症下藥,反會帶來更多問題。那麼,MMT到底是什麼?它對當下中國有何啟示?
「三頭馬車」熄火 MMT再受熱議
自3月以來,深圳、上海、北京、廣州等內地大城市相繼因疫情陷入停擺,據日本野村銀行
估計,截至4月中,全國有近3.73億人處於某種形式的封控之下,由此帶來的經濟損失可想
而知。上周一(5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經濟數據顯示,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按年下降2.9%、社會消費品總額按年下降11.1%(當中乘用車銷售下滑35.5%%),兩者都是
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的最差水平。
與此同時,就業市場也在惡化。截止4月底,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1%,即有超過2,853萬
人失業;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7%,是有數據以來的新高。值得留意的是,青年人
口面臨的失業壓力更大,16至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高達18.2%。
事實上,早在今次疫情爆發之前,中國經濟已面臨相當大的挑戰。雖然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
(GDP)成功「保8」,但分季度看,一季度在低基數效應下按年增長了18.3%,二、三、四
季度則分別增長7.9%、4.9%和4%,呈現依次遞減的趨勢,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去年底的中央
經濟工作會議便指出,當前的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
強調政策發力要適當靠前,來年需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
如今國內外形勢再出現「超預期」變化,「救經濟」自然成為經濟學家的共識。在5月14日
召開的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與會專家紛紛建言獻策,其中,北京大學國家發展
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更表示,現在已經到了採取「不計一切代價政策」的時候,應該採取更
多的直接措施作用於微觀層面,尤其是更大程度發揮財政政策作用,「原因是我們現在需要
做的事情,已經不僅僅是去增加流動性,擴大經濟需求,而是說很多企業和家庭現在都已經
變得非常困難。」
在這種「不計一切代價」的氛圍底下,被視作異端邪說、主張政府干預的現代貨幣理論(
MMT)又引起了關注和討論。例如4月13日,中國人民大學便舉辦了一場名為「貨幣與財政關
係視域下的現代貨幣理論評析」視像研討會,與會嘉賓中不乏內地重量級經濟學家,例如中
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等。而在社交媒體上,關於MMT
的帖文也肉眼可見地多了起來。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內地第一次熱議MMT。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不久,彼時社會、經濟
亦是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而財政壓力則面臨不小挑戰,中國財政科學院院長劉尚希於是提
出,在特殊時期,「適度的赤字貨幣化,財政可以更好地與銀行協同來保市場主體、保供應
產業鏈和保就業等『六保』任務,避免中小微企業大量退出市場、保障貧困人口基本生活」
。不過,劉尚希此言一出,隨即引來關於政府支出「錢從何來」、央行「過度印錢」對其獨
立性及財政紀律的損害等相關質疑,反對聲音絡繹不絕。
https://i.imgur.com/qowOL1X.jpg
心得/評論:
2020疫情初期中國就打算用MMT經濟,但後來因二季度GDP由負轉正才收手沒放大招
如今財政赤字貨幣化再被重提,央行將徹底淪為財政提款機!
同時中國央行發佈“政治任務”要各銀行全力放貸,大水漫灌水群魔亂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