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amjam (草莓口味)》之銘言:
: 以前基金蠻夯的,家裡長輩幾乎人人都有買股票&基金
: 輪到我這年代開始接觸投資時就聽蠻多人討論ETF
: 當然我這個菜逼八還是先從股票入手…
: 這幾年股票也買了不少,不知道是不是都看新聞買股票
: 有些賠到心累已出清,有些我承認還在凹單= =想說就算了就放著吧
: 還是應該把錢拿去買台股基金就好,交給經理人操盤還比較省力
基金的公司需要運作、繳稅、發薪水、股東獲利,還要給行銷通路一些利潤
因此,基金會收一定金額的管理費、手續費
假設,一檔2億規模的基金,基金公司每年收1% (也就是2百萬)
扣掉基金公司管銷,
你猜猜會請到什麼樣的實際操盤手、研究團隊?(或,一個操盤團隊要負責幾個基金?)
當然,還是有厲害的、管理龐大基金的經理人
大浪淘沙,懂吧!
: 但現在問題來了!ETF跟台股基金我要怎麼選擇阿
: ETF雖然也是基金的一種,但還是好奇拉了同類型台股基金去做比較
: 但我對台股基金不熟…不過數字還是看得懂的…@@
: 野村e科技/統一奔騰/安聯科技三檔基金 v.s. 半導體/科技ETF基金的績效
: 差距剛好一個北上一個南下
: https://i.imgur.com/2coqJTI.png
: 是因為ETF的換股頻率比較慢,相對被動也比較不靈活才有這樣的差距?
經過一些事後統計.....有人發現,在一些狀況下,瞎買大盤不見得會輸給基金
所以「大盤指數型基金」出現了
遵照規則、機械式的統計與操作就可以了,「操盤手」的角色弱化
基金所收的管銷費用也大幅降低
(個人投資者也可以透過買零股,湊出一籃子近似大盤績效的股票組合,還可以賺紀念品)
然後......又有人發現,挑選一些指標股、績優股,績效可以優於大盤
同樣的,操盤策略只是多了「定期調整股票組成」,平常仍然是固定操作
再加上一些股票制度變更,ETF就出現了
: 那我該把凹單認賠改買野村基金或統一基金?
: 想聽聽大家的想法,感謝大神們
:
基金請慎選
在不幸的狀況下,管銷費用會吃掉你的獲利 (買賣還有手續費,其中部分是給通路賺的)
讓你覺得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