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得太複雜了吧
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市場的價格就大家交易出來的,短線上一堆人不理性,長線上也很難說理
性
所以市場才會長這樣
但往另一邊想
今天如果是未上市的公司呢?
假設你今天跟你朋友合開一家店面
你出資了50萬
基本利率假定為3%,放定存等於你一年可以拿1萬5
結果你這筆50萬元的投資,每年可以固定收回5萬利潤(10%殖利率)
那如果套回上面的基本利率3%,今天把這家店頂讓掉你的股份給朋友,你手上的股份是不是
可以假定價值為150萬左右
(150萬*3%基本利率等於每年領4萬5)
但實際上你只有出50萬
因為你手上的東西可以帶來這些獲利,所以你的東西就比剛開始的那時候值錢了。
如果獲利不斷的增加,變成一年可以賺50萬,那手上這批東西如果回推上去變成價值1500萬
。
(所以升降息影響股價的程度會這麼明顯,但我想股版一堆老人,我覺得我整篇會變成都在
廢話)
如果沒分紅而是繼續投入,手上的價值也是不斷成長啊
如果是賠錢…那當然你手上的50萬就變少了
當然現實世界不會這樣運轉,這只是理論中的樣子,每家公司每年的獲利不同,有高有低,
或有虧損,每個公司的未來發展性也不同。
所以這也就為什麼很多人都說股票市場都是早一步先啟動。
因為市場上有太多不同做法的人,有人交易事件,有人交易展望,有人交易你的交易,有人
用錢去騙你手上的股票,有人交易情緒,有人當沖…etc
不會說每個股票一定都會回歸到他的基本面,尤其台股又是淺碟市場,有些要炒的很多炒了
一二三四年(對就是你金麗科)
但大部份的股價最終還是會回歸到:你的公司到底有沒有在賺錢?
前一篇推文就有提到前年的航運三雄,在EPS噴發以前股價就上去,在EPS成真的時候開始下
跌,在衰退的時候又漲又跌,更多的是在交易情緒跟事件。
又或者是HTC,在稱霸江山的時候衝上高點,在跌落神壇前股價就下去探親
台GG在華為急單前也是一堆人在懷疑沒有這個大客戶是不是就獲利會衰退,結果衝上新高後
才發現原來這些單都會被人吃光,結果一片大好的時候又崩,也是因為獲利跟資本支出的成
長不如預期。
太多例子了,都是證明一件事情
股票最終就是證明你持有了一家公司
無論你是短線仔還是長線仔還是隔代沖的人
你交易的股價最終還是無法脫離基本面
你交易了某個價格,而這個價格很可能是某個人亂按,又或者是某個人精心計算後的合理股
價
但市場最有錢的那些資金,大多都是後者而不是前者
(好啦我知道很多短線仔當沖量化基金,但很多還是會用基本面去交易出一個合理的價格)
大概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