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jfmoaoduck (你別問)》之銘言:
: 清流君說不管現在是不是股市高點,照樣All in就對了!
: 股市長期向上,市值型ETF只要抱的夠久,理論上是會得到正報酬。
: 但真的可以不擇時嗎?
: 看後照鏡開車一下,
: 假設有個人在2008年1月all in 100萬到0050,持有到2024年的現在總資產是572萬。
: 另外27個人分別在2008年7月1號,8月1號、9月1號..........2010年9月1號All in 100萬
: ,並持有到2024年的現在。
: 抱到2024年的這27個人總資產全部都贏過2008年1月投入的那個人,
: 總資產差異甚至達400多萬,
: 也就是說整整慢了兩年半才投入,還賺得比較多。
: 沒有誰能100%準確預測現在市場是不是在最高點,2025年也一片看好,但這幾年的漲幅應該不難看出有多麽不合理的非理性繁榮吧?本益比達30,甚至美股很多都40、50、60以上,
: 「不擇時」的All in,跟叫人追高有什麼區別?
: 你如果說不管高低點,定期定額(例如部分月薪)持續買進並持有,我還能接受,
: 但在相對高點還要人All in(例如百萬以上資金),不免令人懷疑試圖鼓吹股民不斷投入市場,營造熱絡堆高股價,好讓已持有股票的人在高點數鈔票。
週末閒聊等比賽開打,
其實All in 的定義很模糊,
我個人看法把"All in" 換成"100% 市場參與度" 會比較正確,
有讀過正二哥的槓桿ETF 理論就知道,
槓桿ETF 基本操作方式就是利用槓桿達到"100% 市場參與度",
比方說:
100% 原型ETF == 50%正二 + 50% 現金 == 34%正三 + 66% 現金
保持現金的好處是可以在低點抄底,
在高點的時候適時獲利了結,
或者換個說法是適時作再平衡調整
遵守這種紀律的前提下,
再擇時加大槓桿,
比方說在魚身的部位加大槓桿到150% or 200%的市場參與度,
當然要準確地抓準時間是最難的事情,
但是抓住一段魚身跟著大趨勢一起賺 應該是相對容易的,
當看不準或是有疑慮的時候,
寧願少賺 降槓桿回到"100% 市場參與度",
等待下一波大趨勢再加大槓桿
反正前提就是至少保持100% 市場參與度,
至於是怎麼樣的現金, 原型, 槓桿分配方式,
就看每個人的喜好,
相信效果都差不多,
請相信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