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直接針對firefoxriko的文章回一篇好了~~
我不認為政的做法是讓人滿足特定類型的慾望。
簡單的說,政希望的是透過政治社群的良善規劃,讓人可活出有意義的人生。有意義的人
生不完全與「滿足慾望」的人生畫上等號。
慾望必須要有明確的「被慾望之對象」,比如說,我有吃東西的慾望,我的慾望必然指向
某個我所認知的事物(食物)。而滿足慾望的做法則是盡可能創造或製造的人們所認知到的
慾望對象所需要的條件(呂)。
的確,慾望被滿足可能有助於讓人生過得有意義,慾望不滿足可能會讓我們開始質疑人生
的意義。但是我們有時候可以將兩者分開。比如說,對於尚未發現自己人生意義要繫諸在
何物的人而言,由於他沒有辦法指出他所欲望的對象,只從慾望滿足的做法來運作的話會
喪失著力點,會覺得這個人就是慾望都滿足了。但是從意義的角度來看會截然不同,我們
可能可以試圖提供他選項(或是模範),讓他有辦法開始知道自己的生命該往哪裡去。
這點跟霍布斯的人性論應該是扯不上邊。在霍布斯眼中,人就是依照慾望行動的狼,沒有
那種複雜而崇高之物。他認為古代聖賢所講的那些都是屁,慾望的滿足是人行動的唯一方
式。因此,人為了滿足慾望而盡力去攫取,為了爭奪慾望的資源因而形成自然狀態。基本
上這個對於人性的看法相當接近呂不韋(但不接近於政)。我們可以看一下呂不韋的論述邏
輯:
1.人的本性是盡可能讓各種慾望的滿足。這個邏輯很簡單,能滿足越多慾望越好。
(從商經驗觀察得知)
2.經濟條件是慾望滿足的基礎或是公約數 (從商經驗的觀察)
3.我有能力讓秦國獲得凌駕六國的無敵經濟能力 (從商經驗獲得的能力)
4.所以選我正解。
在呂不韋的治國論中,4是結論,政絕對不接受。3是呂不韋客觀上擁有、無法撼動或挑
戰的才能,在這部王者天下中沒有人比他還強,所以也不可能質疑這一點。那麼政要挑
戰的就只能是 1 或 2。
政的反論是:
1.我們可以觀察到有些人的行動,無法用慾望來解讀。他們不是在慾望支配下行動,比
如說以前救過政的商人紫夏。所以呂不韋對於人性的普遍論點有漏洞。
2.順著這個漏洞,政又觀察到了更多的人。這些人的行動也無法用慾望來解釋。
3.換句話說,除了慾望行動之外,也有另外一種行動的類型。人會希望做出有意義的行
動,讓自己的生命有意義有尊嚴。出於這種想法而行動的人,因為很耀眼或是閃耀著
某種人性的光輝,所以政將之稱為「光」。
4.這種行動不論是對於世界或是對於那些行動者都具有價值。而如果能讓人不要只被慾
望支配,多多地開展出這種行動,這樣子是好的。
5.因此,呂不韋的治國策略是刻意凸顯人們的慾望行動,這是讓人們無法展現出上述這
種有價值的行動。因此政說呂不韋在逃避人性。而政認為,做為王的他就是要盡可能
讓這種行動實現。
6.戰國群雄並存的長時間混戰會形成持續性恐懼,已壓抑人們數百年了。因此,有必要
結束戰國狀態。
另外提一下盧梭的契約論
至於盧梭的契約論跟霍布斯到底有多少相似和相異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我基本上不會反
對使用盧梭的東西去詮釋政的想法(因為盧梭對於自然狀態的描寫完全不同於霍布斯)。盧
梭認為人在自然狀態是很和平友善的,反而是被慾望鬼遮眼(因為文明的墮落)。這可能跟
政的人性論預設還比較沒有衝突。
我不否定後面你對於統一六國所做出的韋伯式解讀。但是我有點覺得你把不屬於政的人性
論立場強加在政身上。當然,我不確定自己對政的「人的本質是光」是否已經做到最佳詮
釋。這部分還請各位多多包涵並提出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