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沾麵的興起,沾麵算不算拉麵這個話題討論度自然的升高
連帶的
做為少女漫畫當中少數以拉麵為主題的《小泉同學》也難免討論這個話題
https://i.imgur.com/JPtMSqc.jpg
https://i.imgur.com/03M56BJ.jpg
https://i.imgur.com/JuON2UJ.jpg
https://i.imgur.com/D6wconO.jpg
https://i.imgur.com/9B7BcxS.jpg
https://i.imgur.com/SYsJhG1.jpg
https://i.imgur.com/fzR2HCr.jpg
從小泉那麼激動的動作跟表情來看
作者應該是將小泉設定為「沾麵當然是拉麵」派
漫畫提到一個很重要的「拉麵」定義
使用「鹼水」和麵的「中華麵」的料理
在此我們要先了解一下拉麵史
日本拉麵始於十九世紀,當時街邊原本流行「即食蕎麥」
也就是預先煮好蕎麥麵放涼,待客人一來沖點熱湯就可以吃了
但因為在日本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不管是留學生、工人還是商人
吃不慣軟爛麵條的他們自然就使用加了鹼水的麵筋道較夠的「中華麵」
當時的拉麵不比現在拉麵料多豐富
比較接近料比較少的什錦麵的樣子
就只是簡單的麵、油膩的湯和少許的料
但因為口感較佳加上便宜,很快的就流行於工人及學生族群
也就是說
若要用十九世紀日本的「拉麵」當標準,沾麵自然不算「拉麵」
所以熟悉拉麵的小泉同學不敢嘴硬的說沾麵是拉麵
當然了,這種事也不是很需要去訂定個標準什麼的
若真要嚴格劃分,不管是沾麵還是拉麵都不能算是拉麵
畢竟真的不是手拉的
甚至若以最寬鬆的標準「中華麵」來劃分
連蕎麥麵、烏龍麵都算啦,畢竟這些都是中國傳過去的
只是傳的時代較早,當時中國當未發展出鹼水和麵這技術
在此簡單講一下麵條發展史
「理論」上,有些學者會說南北朝就已經有「麵條」了
甚至會說漢代就已經有「石磨」,所以這時就已經有「麵食」了
但這些「文學研究」的問題其實很大,就只是看文獻在猜
說什麼湯餅是中國麵條的原形,那真的只是亂猜
在這我們要了解,「粒食」這形式在中國的時間相當長
什麼叫「粒食」?
就是整顆煮來吃,像是大米或是小米(稷、粟)還是麥子
是的,早期中國麥子也是吃整顆煮的
只是呢,由於麥子天生的構造就比較複雜,所以不好煮也不好吃
https://i.imgur.com/7YlVVi0.jpg
整粒煮的話,滿滿都是堅硬的外殼
而且要煮非常之久,就算泡水泡軟也是滿浪費柴火
所以一般都會打成碎屑煮食成麥飯或麥粥
這樣的煮法到南北朝末期依舊存在
《南史.陳本紀上》
是時食盡,調市人饋軍,皆是麥屑為飯,以荷葉裹而分給,間以麥絆,兵士皆困。
《陳書.孝行列傳》
及父卒,兄弟並不衣綿帛,不食鹽醋,日唯食一升麥屑粥而已。
小麥後世都是磨成粉才煮食,但為什麼那時代大多數還是粒食呢?
首先,當時石磨技術不好,加上石磨還得搭配水力,所以更難發展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當時小麥品種不適合做麵食
因為這些原因,小麥至唐初多是窮人或飢饉時才會吃的食物
小麥磨粉變成常態一般認為是唐中後期和西域交流
習得更好的石磨技術以及獲得更適合的小麥品種
也就是說中國麵食主要是在唐中後期才開始慢慢發展
而將這些技術又傳到日本是在宋代,其時也是發展沒多久
自然也就沒有鹼水和麵增加筋道的技法
十二世紀時石磨和麵條技術傳到日本後
一開始應該做專供貴族食物的細麵條(類似流水細麵那種)
後來技術流傳到民間獨立發展出粗粗的烏龍麵和軟軟蕎麥麵
所以若標準寬鬆到以「中華麵」當標準的話
其實不管什麼麵都是啊,畢竟源頭都是中華麵啊
說真的,若那麼愛分類愛定義
日本人啊,你們是不會用「乾麵」跟「湯麵」來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