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教] 對於母語的漸進消失 大家有什麼看法和 …

作者: changlu (lu)   2008-03-04 23:17:57
※ 引述《rowls (每天都挺累滴說~~)》之銘言:
: ※ 引述《masiroi (丹楓)》之銘言:
: : 版大您好 關於您提出這方面的問題
: : 我也很有感慨
: : 我本身就讀的是台語系,也時常去指導外校要參加閩南語演講比賽的小朋友
: : 母語教育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台灣
: : 就像去年台羅會舉辦的世界台語文化營所訴求的就是「教育母語化」
: : 現在的小朋友,看卡通、看電視都是聽華語 很直覺反應是華語的思考模式
: : 當然語言這種東西 如果在關鍵時期能夠多方面涉獵當然可以切換自如
: : 問題出在於父母不會講、阿公阿媽帶孫子也不講台語、電視上又是華語居多的頻道
: : 想當然爾小孩接觸母語的時間不夠頻繁,不常講就會淡忘甚至不會使用。
: : 小朋友會聽母語,但不講母語的問題,我有個方法建議:
: : 在家裡就是跟他講台語,畢竟,華語是學校學得到的東西,就留給老師們教就好啦!
: : 在家裡,小朋友講華語,就不要理他!
: : 剛開始他可能會鬧彆扭,不習慣,但是要求他講台語,會循序漸進的
: : 華、台語混雜,進而流利的講母語,到最後希望也能將華語詞台語化。
: : 去年我有指導一個國小的小朋友參加演講比賽
: : 發現現在很多人的發音都已經不見了,
: : 向是台語的g音,囡仔(小孩)會講成印仔(印章)
: : 還有合喙音,m結尾的,心肝的心(sim)很多都唸成「新」(sin)
: : EX:一個新官心肝想卜升官。(很饒口吧!?)
: : 當台語不活用,不生活化的時候,就是會被漸漸遺忘。
: : 就像很多東西日新月異,每天都在進步、每天都在增加
: : 我們的名詞如果不能台語化,那台語早晚都會被遺忘,是死的語言。
: : 就像一個句子好了:
: : EX:我打電腦需要用到鍵盤。
: : 如果鍵盤這個名詞,不台語化,那會變成華台語混雜,變成:
: : 我扑電腦愛用著「鍵盤」。
: : 如果鍵盤把他說成「齒盤」(khi2-puaN5)
: : 那就是一個台語新名詞。
: : 當然啦,要有一個新的台語詞出現非常的不簡單,
: : 因為華語名詞製造的速度太快太快了,連「宅男」台語都不知道怎麼來翻譯
: : 所以台語要去保存,首要去廣泛的運用他,運用當中
: : 試著用別的方式來表達華語的情境,畢竟台語詞彙很多都在消失當中
: : 更別寄望說要給國小的母語教師一個目標,希望他們復興母語,別傻了!
: : 支援教師說不定是真的有熱誠要復興母語,
: : 但是母語教師有多少是「校內」老師自己下去兼母語教師,程度之爛阿!
: : 有一回我去參加「海翁台語文學營」,同飯桌有兩位老師來研習
: : 聊天當中,透露出:這個活動時間長,又便宜,可以拿很多研習時數回去。
: : 第二天,我與我同學跟另外一個同桌吃飯的母語支援教師聊天
: : 來拿研習時數的A老師突然爆出:ㄟ!我在學校教台語都沒像你們這樣講耶!
: : 我跟我同學疑惑說:你這樣可以教台語?
: : B老師又爆出:對阿!我們台語都不大會講說,你們好厲害喔!
: : 這樣素質的母語教師
: : 在國小教母語,你覺得有希望嗎?
: : 現在有心人士組成的母語協會也不少
: : 但是還是無法根治母語被其他語言同化的問題
: : 自己能做的就是多說母語
: : 不管是台語、客語、原住民語 這些相較華語之下的弱勢語言
: : 都要去廣泛運用
: : 自己的母語自己家庭要鞏固之外 還要帶動大家來講母語
: : 很多人只要聽到對方講母語 就會跟著講
: : 所以這是種互相的關係
: : 希望我提出這些淺見 能夠為母語的打拼付出一點點力量
: : 感恩
: 母語教學的困難度在於我國本是個多族群的國家
: 以我所在的鄉鎮在講,有五分之一人口是俗稱的外省族群
: 那他們的母語是什麼?
: 愈都會化的地區,普通話(華語?!)的使用會愈普遍
: 這也是因為移入份子複雜,不得不找共通的溝通語言使然
: 這是各族群的「母語」逐漸聽不到的主要原因,以台北市最為明顯
: 如版友所說,母語的使用還是交由家庭來作比較妥適
: 最好是還要有那種環境
: 從小就讓孩子至少學會聽說流利
: 使用普通話(華語)作為教學及共同溝通媒介是有其必要性的
: 至於母語要提到什麼樣的地位是見人見智
: 不過就個人而言是每個人要有自覺做到「傳承」的責任
: 給孩子一個自然的環境去說他的母語
: 就跟我們的父母跟我們相處一樣,恩…
: 很多人憂心「台語」的消失,其實更小眾的客語
: 甚至是福州話、四川話、山東話等這些也幾乎消失無形
: 可是它們都是台灣的資產
: 要透過學校來做是很無力的
: 台語相關團體應該要努力的是
: 去影響政府宣導家長們用自己的力量去傳承母語
: 不要讓我們文化的根失去
: 個人認為這比開多少的母語課時數更為重要
其實許多的外省族群並不算小眾
比如
如果我們把湖南人也列入少數民族保護
這一個族可能是僅次於閩、客的第一大族
這麼多人為什不能講他們的話
保留他們的話
其實很有趣
也可以討論
居住地的分散
使得他們沒有交談的機會
是一個重要環境因素
但有聚居性的
例如大陳新村、擺夷村落等等
到底有沒有人在推廣教學這些族群的語言?
就需要調查了
但大體而言
這些語言在臺灣的消失
對臺灣的影響是有限的
畢竟在他們的原鄉
仍有更多人講這些話
而對許多外省裔而言
他們從過去的中國統一論影響
是否願意讓他們承認
他們在中國這個群體下仍有高度的特異性
而值得保存傳承他們特異的文化
恐怕才是
可以不可以、需不需要推動語言的重要動力
其實
南部地區有些語言政策已十分令人稱許
比如把南亞地區的語言
也納入母語教育的範疇
這是臺北目前仍作不到的地方
外省的語言對我而言是沒有感情的
甚至
我覺得他們破壞了我們的文化
但如果外省人自己意識到而自己去保存
個人也樂觀其成
大陸漢人的方言
有相當程度已經破壞
說不定哪天有些地方的方言
臺灣還保留比較好!
而死語復活的例子
也不是沒有過
作者: fatsooo (fatso)   2008-03-05 10:45:00
那又不是這個地方的方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