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結束後,到光復初期 台灣的民生物資漲翻天
才會有後來的四萬換一塊,同時也是人民從光復的喜悅轉為不滿的重要原因
最後在228中一口氣全爆發出來....
對於導致如此現象的原因目前大概是兩種說法
1 國民政府把米糖庫存大量運往大陸
2 日本在移交前大量印製台幣
小弟並沒有很了解,想來請教對於這段時期 有哪些著作有探討的?
也一直有個疑問,就算日籍的公務員拿到了大量台幣
他們被遣送回日本時,被允許攜帶的錢和物品也相當有限
為什麼會有屯購物資的動機?
另外這次回老家照顧長輩,和老阿嬤閒聊才猛然想到
這裡不就是一位親身經歷過這一切的人!!?
我外婆1926年生 中學畢業後到彰化銀行工作(45年左右)直到結婚
她跟我談到台幣大貶值時,上街採買要用大包裝錢才夠用
上班時最怕接近三點半盤點時,有人扛了好幾麻袋的鈔票要來匯錢
要加班才能數完(沒點鈔機的時代真是苦差事),像是開了話匣子一樣差點忘了要睡覺。
過去只有跟她聊台糖的事情(我外婆父親是日治台糖主管,國府後又嫁給台糖人)
可說從幼時起大半輩子都住在糖廠裡。
反而忘記了銀行這段也是很難得的經歷,如果想多問這時期的事情
可以準備什麼樣的問題?
有人在作這方面的口述歷史嗎? 希望能取得一些協助
外婆她對想了解這段時期的人都會非常建談,記憶也都很清楚
這也讓我每次回老家都有聽不完的古話,實在是深感幸福
(BTW 外婆她有位哥哥 曾作特別志願兵到日本內地整備飛機
也是非常特別的經歷,小弟會走上理組還是一直黏著歷史不放大概也是因為這樣吧^_^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