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誤以為祭祀無主孤魂的陰祠主要分布於漢人最早入墾的西南沿海
地區,常見名稱有大眾爺、萬應公(爺)、萬善公...(結尾是爺或
公),另有幾間神格化的游水將軍(清代台江、倒風內海有水流屍)
。無主孤魂死因有海難、瘴癘、蕃害、械鬥,其中應以械鬥死者最多
,且因死者幾乎是羅漢腳,因此該類陰祠通稱xx爺或xx公(難怪
中大家樂酬謝好兄弟會在晚上辦脫衣舞)。
有無名屍、有因械鬥大量死亡的羅漢腳就有大眾爺等陰祠,但我想請
問是否隨著漢人往內陸、往北開墾,有人將此信仰帶到移墾地?也就
是移墾地可能沒有無名屍,但居民還是照原鄉習俗蓋了大眾爺陰祠祭
祀想像中的孤魂厲鬼?
我曾實地看過嘉義、台南、高雄台17沿線鄉鎮這類陰祠,發現數量頗
多,有的地方幾乎每個村莊莊外都有,有的地方則是隔了幾個村莊就
一個,特徵是都是沒門小祠,通常沒神像只有牌位(早年用紅紙寫上
大眾爺字樣貼牆上;有神像的算初步神格化)。神格化的極致是台南
四草大眾廟(升格成有大門的大廟宇,有神像也有神明姓名事蹟)。
可否請板友談談各自所在地是否有這類陰祠信仰?我知道中北部應該
也有,但不清楚是否普遍。
※ 編輯: expectations 來自: 140.127.150.144 (02/23 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