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台灣岸裡熟番建醮意義考察-兼論內部關係與社會階層現象〉閱讀心得
岸裡這個地名對我來說算是熟悉的,因為家住大雅,到過去繁華的台中縣政府所在地豐原
;神岡「岸裡」區域是交通必須要道,而且那邊也有一個岸裡國小並去過裡面。所以一開
始就以為這是在講家鄉附近地域的歷史,因而選擇了這篇論文來寫歷史學方法的心得報告
。
摘要:
建醮、普渡是台灣漢人的重要民俗活動,然而在令人在意的是19世紀的熟蕃也有建醮,固
然受漢人的影響,但本身的部落民俗傳統也雜揉在其中,不像是單純的漢人建醮。本文受
岸裡大社所遺留下來的文書,以及受「清帝國」介入岸裡行政社群的形成與社會生活實況
的釐清。與漢人不同的特色有:(1)在岸裡公館舉辦建醮活動。(2)建醮選擇不是漢人的天
公、三界公生日,以及土地公頭牙之後(非漢人於收割農閒之時)。(3)礁域與岸裡行政社
群為主(4)經費由捐款而來,而不像漢人收丁口錢。
由岸裡大社舉辦,各部落菁英主導的建醮活動,顯示其統合在岸裡行政社群下的跨部族關
係。而在建醮捐款中,以「社」為捐款方式,個人捐款也冠上「社」名。一則說明各單一
部族認同仍高於政治作用力之下的新關係,一則顯示番屯計畫施行後的跨部落結構亦未取
代單一部落的關係;宗教事務,主要由各部落具有功名及(曾)擔任過部落公職的社人出任
,頗類似於漢人社會的仕紳階級,說明岸裡社會已有明顯的社會階層化現象。
本文得以一窺岸裡大社改宗西方基督教信仰前,接受漢人民間俗信的面貌及其如何增加、
如何揉合傳統文化因子的現象。也可考察岸裡行政社群的內部關係及部落社會階層化現象
。
心得:
文中一開始讀到的「岸裡」是指稱現今台中后里一帶,離神岡距離頗遠,令我十分困惑,
而後提到的文中提到的「岸裡大社」也與我熟悉的神岡、豐原交界的「大社」概念範圍是
大相逕庭的,有受衝擊及開眼界獲得新知識;而直到閱讀到後面,才逐漸得到一些相關解
答:「至遲1790年代(清乾隆五十五年)已出現岸裡大社(Radhodpuru;今台中市神岡區岸
裡、大社兩里)」……頁98。但文中出現也只出現一行文字帶過而已,顯然不是這篇論文
所要探討的重點,但卻是我比較想再多深入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