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下板上的文章,發現似乎沒人談到這個主題。
(講米或糖的比較多)
於是我到網路上去找,有一篇中研院研究員發表的文章,
對這問題顯然探討較深入:
《重看臺灣棉紡織業早期的發展》
https://idv.sinica.edu.tw/wwchu/9703%20New%20History.pdf
作者 瞿宛文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為了避免淪於瑣碎,先從該文(172頁)提到1942年,台灣紡織品產地比例說起。
這組數字是:
日本進口 82.2%
他國進口 2.0%
台灣生產 15.8%
作者又補充說明,在台灣生產的部分,主要是麻袋(用來包裝米或糖)
棉紗織品比例非常低(1941年僅佔總需求9.9%),
也就是可以引導到明顯結論: 日治時期,衣著方面的紡織品生產,幾乎都掌握在
日本人手中。但即使如此,為配合政策,三家來台生產的棉紡廠能增加的份量,
仍然在整體工業產值中無足輕重(1942年紡織業為1.7%)。
[個人心得]
這時期的紡織業,充分表現出殖民地經濟的面貌。農業的台灣,完全是日本
棉紡織品工業的銷售地。
當地人經營紡織,還得等到戰後才有機會。
這看法是否有疏漏謬誤,仍請各位先進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