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問卦] 有沒有1920年的大稻埕講中文的八卦

作者: goldenblue   2014-02-01 23:23:27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IvBktQS ]
作者: Leika (裁作短歌行)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有沒有1920年的大稻埕講中文的八卦
時間: Sun Jan 26 15:39:22 2014
※ 引述《oftisa (oo)》之銘言:
: 最近電視在打大稻埕的廣告
: 為什麼隋堂會跟豬哥亮說14是14,40是40
: 而豬哥亮回說40加40等於80
: 1920年明明就是日本時代
: 國語是日本語,就不然就是講台語
: 感覺是不是在XX歷史,呼應最近更改的大中國史觀的課綱呢
這麼說很容易被製片商提告喔...畢竟他們正在賺票房中,不會希望被網路輿論影響;
建議你修改措辭(恕這篇先幫你改XX了)
: 有沒有大稻埕的八卦
認真回關於"國語"的問題...這涉及日治時大稻埕的歷史特殊性,與中國1920的變化;
劇組不可能對國台語考據到這種程度,但對文史有興趣的人,可以增些冷知識...
首先,台灣人的國語,跟斯斯一樣,因改朝換代而有兩種:
WARII前是日本「国語(共通語)」,之後是中國「國語(新國音)」;比較文明的日本,
在當時已經有成熟的"国語"體制,但1920年的中國卻正逢「京國之爭」的語文"教改"...
所以,關於"來台中國人"的國語,若隋棠的角色是當時的中國女青年,說的和今天的
"ROC國語"一樣,也不是不盡合理...這種"國語",以盛竹如、熊旅揚的咬字為最標準;
至於「PRC國語(普通話)」,可聽李瑞英等那些央視老主播,和「ROC國語」很不一樣,
許多常用字彙甚至連聲、韻、調三者,都只有1/3吻合、2/3迥異。但如果1920來台的
中國人是中老年人,那絕對不是隋棠那種ROC版腔調...因為老國音較接近PRC普通話。
其次,是有關"赴中台灣人"的問題...日治時的大稻埕,相當於清治時的安平、鹿港,
有大量的台灣人,以日本國民的身分前往中國活動──乙未割台後,中台交流中斷是
日治史的一項迷思...事實上台灣作為日本的第一個對外殖民地,目的就是為了"進出"
東亞最大的市場中國呀──日治台灣對中國大陸貿易量與交通量,還大過清治時期哩!
(台灣四百年史,中台交流最為斷絕的時候,反而是兩蔣"漢賊不兩立"時期...)
所以,歷史的真相是:日治時期的大稻埕商人與台北知識份子,多數是諳ROC國語的,
他們是透過兩岸交流取得其資源的(孫文的《三民主義》甚至是熱門禁書!)...而能以
日治「台語(漳泉濫x廈門腔)」讀寫中文,更是原、客聚落以外的普遍"母語"行為;
日治台灣人做中國的生意、甚至暗通中國搞台灣革命,不是只有跑福建、講閩南語而已
...赴廣東、浙江、上海乃至北方前,都已諳國語...以李友邦將軍為例,他跟孫、蔣可
不是說台語呀......如果豬哥亮在片中演的不是販夫走卒(我是沒看過啦),那麼在當時
的大稻埕,一定有接觸過中國的國語;遑論舊官話在台灣仕紳間也不是新東西了...
作者: douge (樹大便是美)   2014-01-26 15:41:00
如果大多數人會就不會有國民黨的禁台語運動了
作者: a75267462007   2014-01-26 15:41:00
就跟好萊塢電影裡面全部都講英文一樣,就算是德國人也超愛講英文現在比較多中國人角色,他們也超愛講英文
作者: douge (樹大便是美)   2014-01-26 15:42:00
連清朝都沒有國民黨這樣無聊XD
作者: mrschiu (布萊恩的老婆)   2014-01-26 15:43:00
那個年代到中國做生意的可能還是以方言為主...一些老人那一輩在做生意的有跟我提過他們家的長輩會講七八種方言那時候我爺爺奶奶那一輩的就有娶中國新娘..來的人都講方言
作者: waijr (時差13HR)   2014-01-26 15:46:00
最多就講台語 通國語的除了世家以外非常少
作者: mrschiu (布萊恩的老婆)   2014-01-26 15:46:00
尤其陪嫁來的工人..知識水準應該也不高..也是方言為主..
作者: douge (樹大便是美)   2014-01-26 15:46:00
那個時候的中文就只是官方語言 跟口說是分開的
作者: waijr (時差13HR)   2014-01-26 15:47:00
最好那麼多世家子弟.....
作者: douge (樹大便是美)   2014-01-26 15:47:00
回去自己問問自己的祖父母 一堆根本連中文都聽不懂我奶奶到現在跟他講中文一樣半懂非懂的 只能用閩南語溝通
作者: mrschiu (布萊恩的老婆)   2014-01-26 15:48:00
也可能要看應用的場合..舉一些學校外省老師為例..
作者: waijr (時差13HR)   2014-01-26 15:48:00
當時要學北京官話 得請私塾老師來家裡教 還不能公開教學
作者: douge (樹大便是美)   2014-01-26 15:48:00
再凹難看
作者: mrschiu (布萊恩的老婆)   2014-01-26 15:49:00
不少在大陸有大學學歷已經算知識分子..講的國語仍很難聽懂
作者: waijr (時差13HR)   2014-01-26 15:49:00
有這種經濟能力也有意願的 想也知道有多少
作者: douge (樹大便是美)   2014-01-26 15:50:00
清朝跟民國初年 識字率最多也就10%
作者: waijr (時差13HR)   2014-01-26 15:50:00
學日語相對容易多了 官方語言 有學校在教
作者: douge (樹大便是美)   2014-01-26 15:53:00
就連國小義務教育都是日本人推的你就只是想要說台灣當年有人會講北京話而已事實上 連清朝派的官都有翻譯了XD溝通 派官->北京話 仕紳:閩南語文音台灣的官話就是閩南語的文音 如此而已
作者: huntingdog (失眠難熬)   2014-01-26 16:08:00
推這篇,長知識
作者: relaughter (好好笑)   2014-01-26 16:19:00
這一篇文章值 458 Ptt幣
作者: dreamyello (昔時)   2014-01-26 16:40:00
專業文
作者: urzarage ( )   2014-01-26 17:27:00
作者: windskyfish (花黑噴)   2014-01-26 17:59:00
作者: charogne (熱帶夜)   2014-01-27 10:12:00
作者: d86506 (李蘭德)   2014-01-27 20:46:00
總而言之 大稻埕作為一個天龍國的前身 當時人身懷多國語言能力 也不特別
作者: tiuseensii (自由主義不可信)   2014-02-02 17:52:00
這篇作者大概不知道漢學圈常用的「筆談」一百年前的1913年,老國音才剛通過,江淮一帶最流行的官話是南京官話,就是"老芋仔"的腔調,隋堂的口音實不存在
作者: qin   2014-02-04 03:19:00
花絮有講到阿純的設定是東北人 不過我認識東北人..根本不是那口音... 隨棠講的口音就 南方人講普通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