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24-05-24 00:52:25https://i.imgur.com/Bg8Zw46.png
【台灣當前挑戰系列講座】
這改由中央研究院社會所、法律所、歐美所三所聯合主辦ê講座,特別邀請無仝專門ê教
授,針對目前台灣所拄著ê各種要緊問題提出上新分析。不止法律、政治、國際關係、社
會爾爾,嘛有科技、哲學、教育、歷史、精神醫學等等誠濟專門ê學者同齊討論台灣現此
時上硬篤ê挑戰,同時提出對策佮未來政策建議。歡迎社會佮學界ê先進鬥陣參加。
社會所聯絡人:梁雅惠
歐美所聯絡人:廖玉仙
法律所聯絡人:李孟哲
**本講座依《國家語言發展法》以台語進行**
**皆於活動日前一個月開放報名**
報名 https://sites.google.com/view/tcclsas
【各場講座】
第一回 6/14 台海安全中ê美國角色
主講:林正義/中研院歐美所
對談:潘欣欣/東吳社會系
主持:陳志柔/中研院社會所長
第二回 7/12 認知戰再進化:武器化LLM佮華語知識滲透
主講:洪子偉/中研院歐美所
對談:林映彤/陽交大心智哲學所
主持:游立安/中研院歐美所
第三回8/9 從民調展望台美關係
主講:吳文欽/中研院政治所
對談: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
主持:廖福特/中研院法律所
第四回8/30 數位成癮:AI演算法推薦ê法律治理
主講:陳弘儒/中研院歐美所
對談:李怡俐/清華大學科法所
主持:蔡政宏/中研院歐美所
第五回9/13 台灣ê邦交佮國際組織參與
主講:蘇彥斌/政治大學政治系
對談:蔡文軒/中研院政治所
主持:楊雅雯/中研院法律所
第六回9/27 State of Exception: uì沖繩kap金門ê文學思考新冷戰
主講:朱惠足/中興大學台文所
對談:陳偉智/中研院台史所
主持:陳冠任/中研院近史所
第七回10/4 台灣,敢是一个國家?看國際法學者按怎講
主講:吳建輝/中研院歐美所
對談:林建志/中研院法律所
主持:吳叡人/中研院台史所
第八回10/25 東勢角林爽文軍民萬人塚:清代臺灣的治理部署與抗爭 主講:柯志明/中研
院社會所
對談:詹素娟/中研院台史所
主持:詹素娟/中研院台史所
第九回11/8 勞動正義:勞動人權的光和影
主講: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
對談:林宗弘/中研院社會所
主持:蘇彥圖/中研院法律所
第十回11/22 向前抑是倒退?:uì世界ê民族主義歷史來看咱這ê時代ê台灣
主講:蕭阿勤/中研院社會所
對談:陳翠蓮/台大歷史系
主持:齊偉先/中研院社會所
第十一回12/6 台灣ê少子化現象愛按怎理解?
主講:鄭雁馨/中研院社會所
對談:蔡明璋/中研院人社中心
主持:吳慧靖/中研院歐美所
第十二回1/3 精神醫學史為何需要捌台語?對〈震災悲傷歌〉講起
主講:吳易叡/成功大學不分系
對談:呂美親/台師大台文系
主持:巫毓荃/中研院史語所
第十三回1/10 《國家語言法》的背論與台語家庭的象徵革命
主講:莊佳穎/台師大台文系
對談:張谷銘/中研院史語所
主持:蘇柏榮/中研院法律所
作者:
saram (saram)
2024-05-24 09:37:00我們不是廟會陣頭,我們絕不鬥陣.鬥台語怎麼念?
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24-05-24 11:22:00作者:
saram (saram)
2024-05-24 12:24:00楊直矗提出這的字音討論,很早了.閩南語tau是一個動詞就是"接榫".古時木桌講究一點的不用一根釘子接合,可以手拆可以組合回來.老木師都知道.我們其中有少數人玩木器的也知道,唯獨你這夏蟲.台語中有組合,結合,合作,同謀....都用得到這字音.譬如tau坑(kang).就是說人們串通.以前人拿國語文當訓音,你也當真見字生義?都說"互相/組合/共議"了,還鬥爭嗎?
作者:
saram (saram)
2024-05-24 19:51:00我說的是閩南語的tau動詞,你扯國台語的"鬥"做甚麼?鬥沒有合的意涵.用它當訓音字也不對勁.小時候我(我又犯老毛病)聽收音機台語講古,"鬥牛","相鬥""鬥嘴鼓"全都不是tau音.你說"西班牙鬥牛"看看.tau一直沒有辦法台文化,所以我們只好用拼音字.
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24-05-24 20:22:00用字解析就擺在那,選擇性視障發作,真可憐。「聽收音機台語講古,"鬥牛","相鬥" "鬥嘴鼓"全都不是tau音」,然後咧?所以是哪個音?你標得出來嗎?標不出來討論個屁?
作者:
jcwang (抱殘守缺)
2024-05-25 19:36:00請教一下,教育部的用字解析,在換成新版之後要去哪裡找啊
作者:
saram (saram)
2024-05-27 09:54:00這是我言論自由.你們無法否定憲法的保障.多年前看台語新聞聽到空軍戰斗機我笑了.想必是教育部下的"司奶教授"教的.我只聽過畚斗車斗戽斗...沒聽過戰斗.
作者:
gmkuo (嗯嗯)
2024-05-27 11:18:00四界沾,烏白染
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24-05-27 11:52:00標音能力那麼爛怎麼有臉說人「司奶教授」
作者:
saram (saram)
2024-05-27 14:24:00只要聽力正常者都不需要音標.你爸媽教你學語時給看音標嗎?當他長大看到文字"鬥嘴鼓"他就清楚知道怎麼發音.因為你不是母語者,你才有這樣的問題.你們找到的是錯誤的發音,但沒有人告訴你?字對了音錯.或者音對了但是找不到正確的對照自字.就像苦不由衷被解釋成姑不二衷.迷迷糊糊幾十年.
作者:
saram (saram)
2024-05-27 16:03:00苦被讀成姑/辜/孤/估是很正常的.語言傳承難免,清變濁,濁轉清.那個苦只是加強意境說不得已,壓抑自我.重點是不,衷.不能順內心意願,我也是看一段老影片(李光耀用福建話演講時說的)字幕就是"苦不衷"(福建話不得已)我怎麼不會打那音?我不打.讓你想想你過去聽過的台語.你們台語社年輕人喜歡閉門造車,不願下鄉采風.
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24-05-27 16:21:00「苦 khoo2、姑 koo」的聲調、聲母差那麼多,「正常」的話,例子呢?十五音去歸求、上聲變平聲的系統性音變語料端出來呀~科科「苦 khoo2、由 iu5、衷 thiong」,你「苦不由衷」這四個漢字有三個漢字跟 koo-put-ji5-tsiong 對不上,這樣的你,有臉講別人「你們找到的是錯誤的發音」?「我怎麼不會打那音?我不打.讓你想想你過去聽過的台語」,笑死,你根本沒那能力在那裝什麼神祕?
同一套orthography及選字邏輯,下鄉也一樣啊哈
作者:
saram (saram)
2024-05-28 07:53:00你們都忘了閩南語流傳到南洋一代也幾百年了?禮失求諸野.長山都能坳成糖山?東山?陳唐山這姓名你會念吧?
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24-05-28 14:12:00笑死,你的問題是「不求甚解,喜歡亂寫」,在那鬼扯什麼「禮失求諸野」,你求了嗎?你有去調查「苦 khoo2 → 姑 koo」的語料嗎?你有去調查哪邊的「苦味、苦情、苦菜、苦行、苦瓜、苦難、苦命…」讀成「姑味、姑情、姑菜、姑行、姑瓜、姑難、姑命…」嗎?你什麼都沒做,也沒能力做,只會在那幻想自己的田調能力好棒棒,也不想想,真要叫你去做田調,你有能力記音嗎?發音人講個 koo-put-ji5-tsiong,結果被你記成「苦不由衷khoo2-put-iu5-thiong」,四個音錯了三個,你後續是要分析個屁喔?
不用紮稻草人哦saram這邊跟你嘴的人沒人說長山怎樣不需要把所有跟你吵過的人都當做全世界都跟你做對因為有的人是沒料,但不認同你的人裡面有料的還是多
作者:
saram (saram)
2024-06-05 14:53:00苦在閩南語中常用在痛楚或遺憾的修飾.像"我苦..."這一句歌仔戲裡常聽到.(向人抱怨自己的不幸或遺憾)也可以修飾強烈意願.如"我苦無".(我等待這機會甚久了)古詩裡有"苦恨年年壓金線".苦恨是極度壓抑的意思.而和仇恨沒有關係.以前讀書人要"苦讀",師傅要苦學功夫."苦不衷"的苦只是修飾"我不由衷"而已.沒有你講的"姑且我不由衷"意思.既然姑且了,就沒甚麼"不由衷"的必要.我和你吵甚麼?我只是惡毒的指出你的錯誤,不給你下台.
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24-06-05 16:02:00你舉了那麼多「苦○」,敢問南洋哪個地區的「苦 khoo2」,系統性音變讀成「姑 koo」?你只要回答這個核心問題就好。已經跟你講「苦 khoo2、由 iu5、衷 thiong」這幾個漢字跟「koo-put-ji5-tsiong」的讀音對不上了,還在「不由衷」,自己寫的漢字都不會讀,真可憐。隔了一個多禮拜,結果回覆內容根本答非所問,還能自慰說自己是在指出別人的錯誤,此等精神勝利法堪稱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