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歷經了近年來最強寒流,也度過了一個過癮的冬季。有了開放的數值預報,
大家都可以自己來預測低溫,對氣象很有興趣的人甚至可從數值獲得期待的樂趣。
目前公開資料以windyty最受大家廣泛使用,其實本質是GFS初始場與預報場。而E
C因為公開資料少,只有24小時為間距的預報可以觀看。
到底開放資料是好事還是壞事?這些資料經由有經驗的預報員校正後或許才能得
到其價值,但預報員可能有時還是免不了誤判,而沒採用數值的極端值,但數值的極端值
也不一定每次都相當精準,畢竟大氣是許多非線性的因素構成,在數值預報中,這些非線
性項都將成為不確定的因素,而且運算中為了方便也常做一些簡化,等到預報時間越久,
資料就越不可信。
隨著開放資料逐漸增多後,有時候反而導致紛亂,因為這些數值有時給予很長的
預報時間,EC公開的是10天,GFS公開的是16天,大概5天以上就不太精確了,但後面的預
報時間有時因為內容很驚人,有極端的天氣,常被對氣象熱衷之人拿來互相討論。如果僅
限討論,到沒什麼關係,到這資料到民眾手中是否會造成恐慌?動輒一些網路流傳什麼超
級寒流又要來,之類的言論滿天飛。有時氣象局又要忙於解釋無謂的問題,甚至預測若高
於民間一些機構那數值直接預測,還會備受批評,一些人甚至對氣象局越來越不信任。
以下開放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