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太平洋高壓往西推,出現"低層噴流"了,宜蘭留意強降雨
模式預報,太平洋高壓往西推,因此東亞沿海出現低層噴流,
低層噴流的上游區存在著氣流的輻散,下游則對應氣流的輻合,
因此,台灣東半部,尤其東北部要留意這種偏東風和東北風的輻合降雨。
儘管只是普通的輻合降雨秀,但首先要提的是下週就是10月,
10月份是秋季降雨高峰期,而秋季的強降雨是最難以捉摸的,
當然是因為共伴效應是強降雨事件中最很奇特的,
春季多鋒面雨,春季最強降雨:梅雨鋒面,加入西南氣流降雨更劇烈
夏季多對流雨,夏季最強降雨:西南氣流,加入颱風系統降雨更劇烈
秋季多氣旋雨,秋季最強降雨:秋颱共伴 = 颱風 + 東北季風 + 鋒面
冬季多地形雨,冬季最強降雨:東北季風,加入鋒面系統降雨更劇烈
由以上可知,
秋颱共伴本身就是強降雨事件中最複雜的由各劇烈天氣系統所組成,
颱風、冷高壓(東北季風)、鋒面都加入了,
就只差秋颱共伴不允許"西南氣流"加入而已。(東北季風:我說不准!)
秋颱共伴效應之所以令人畏懼是因為,
1. 加強了東北季風,仿照冬季的強降雨=>東北季風+地形
當秋颱在台灣東南方海面時,迎風面的地形雨就出現強降雨。
2. 加強了鋒面,仿照春季的強降雨=>滯留鋒
當秋颱在台灣西南方海面時,暖空氣與冷空氣交會形成鋒面,
北方由於秋季關係,冷空氣源源不絕,
南方由於秋颱關係,暖空氣源源不絕,
最後冷暖氣團勢均力敵,變成滯留鋒。
3. 秋颱增強,
在許多共伴事件中,由於高空環境的加持,
秋颱往往都會有一段先增強的過程,
這個增強的過程除了自身降水增強外,還給予上面1、2事件的正向加持。
話雖如此,但看似驚人的秋颱共伴,其實本身就是矛盾的形勢,
冷暖屬性的氣團本身就不搭,
再加上往往缺一條件不到位而降水強度大大緩和,
因此,發生率比其他"強降水事件"來的少。
事實上,
談到強降水,就不得不提"低層噴流",兩者有八成以上的正相關,
而不論南北半球,"低層噴流"的形成都是夏季多於冬季,
因此,夏季強降水事件多於冬季。
低層噴流在古今中外的氣象領域中,早已投入大量研究並有豐碩的成果,
根據研究,低層噴流的風速因為高度、範圍、風速和垂直風切都有差異,
因此尚未明確可定義,
但一般,低層噴流的最強風速軸可分為:
1.大氣中低層:850~600百帕
2.大氣地面層(850百帕以下)
此外,
比較常見的有Bonner(1968)和Stull(1988)對"低層噴流"的觀測標準為:
1.最大風速層的風速必須超過12m/s(23~24kts)。
2.具有明顯的垂直風切變。(定義條件:略)
結論,
常見的低層噴流定義:600百帕以下大氣某一層等壓面上風速達到12m/s以上
也由於低層噴流具有明顯的垂直風切變,
因此可為極端降水過程提供有利的背景場及充足的水汽。
低層噴流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連南極洲都可以出現,
但是主要以"大地形東側"和"具有海陸對比的區域"為主,
以北美大陸的洛磯山脈東側的大平原地區,
以南美大陸的安地斯山脈以東,
以亞洲大陸的青藏高原以東,
以非洲大陸東部...等都有廣泛出現。
(台灣:我在大地形東側?我在海陸對比? ^^||| )
研究指出,低層噴流的五大類形成機制
1. 慣性震盪
大氣邊界層,也就是大氣層與地表相接鄰的這一層"大氣地面層",
這一層同時受到地表地形與太陽輻射影響很大,
邊界層有明顯的湍流活動,且湍流活動與邊界層厚度存在明顯的日變化。
日落以後,垂直湍流混和過程減弱,地表形成淺薄的逆溫層,
逆溫層以上的風場不再和地表耦合(不再受地表摩擦力作用),
因此,原本因為摩擦力小於地轉風的風場(次地轉風),
開始向"地轉風"平衡的趨勢,
在科氏力和慣性離心力的作用下,變成了"慣性震盪",
慣性震盪導致了"次地轉風(<地轉風)" 變成了 "超地轉風(>地轉風)" ,
(想像 聖嬰 -> 正常 -> 反聖嬰 的震盪)
因此慣性震盪也是導致低層噴流的出現的重要因素,
同時也意味著:低層噴流與日夜變化有關(清晨最大)有關。
港都夜雨落抹離
2. 地形的熱力及動力強迫作用
晝夜輻射導致山脈與山谷空氣的日變化,
引起的上山與下山氣流也是誘發低層噴流形成的重要原因。
午後的輻射加熱作用顯著,
由山脈往山谷形成負溫度梯度,山谷變成高氣壓,山脈變成低氣壓,
太陽位於西邊,因此山脈東側的山谷誘發出強勁的上山氣流:谷風。
低壓
_
山脈 /\
\
\
谷風上山
高壓
山谷
谷風往山上吹,
在柯氏力和慣性震盪作用下開始出現由南往北的分量,然後在數小時的夜間後變為南風,
剛好加強原有的西南風,導致低層噴流的形成。
夜間情況剛好相反,
下山氣流的"山風"開始出現由北往南的分量,在數小時的白天變為北風,
北風削弱了西南季風,導致低層噴流的消散。
在 美國洛磯山脈東側的大平原和青藏高原東側有時出現的低層噴流即為此類
而,
海陸之間熱力差異的作用也和山脈-平原間熱力對比機制相似。
例如,秋季南海北部容易出現的的低層噴流,
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讓東亞陸地迅速,形成高壓區,負渦度增加,
相對南海正渦度,使南海北部出現東風的低層噴流。
(以下比較好理解,所以快速說明)
3. 高層噴流 與 低層噴流 的耦合
由於高層噴流的輻合、輻散特徵,低層噴流就容易在 高層噴流的 右側出口區強烈發展。
最明顯就是鋒前出現的低層噴流。
4. 大氣天氣系統的強迫
太平洋高壓往西伸,對上東亞的低壓系統,
因此高、低壓系統的之間的過渡帶有很大的氣壓梯度,形成了低空噴流。
這種大氣天氣系統的高度通常比較高,因此低層噴流形成的高度也比較高。
5. 非絕熱大氣系統正回饋
亞洲西南季風爆發後,水汽向東亞輸送,
降水釋放潛熱後誘發新的大氣環流,重新加強了低層噴流,
加強後的低層噴流又促進水汽的輸送,
如此正回饋的循環。
最顯著的例子當然就是東亞梅雨鋒面的低層噴流。
再回到模式預報,
儘管夏季"低層噴流"形成多於冬季,
但四不管是春季梅雨,夏季西南氣流,秋季共伴,冬季東北季風所出現的極端降水,
都不可忽略的伴隨"低層噴流"的形成。
這次單純太平洋高壓往西伸,與東亞槽的推擠,
=> 因大氣天氣系統的強迫,在東亞沿海出現的"低層噴流"
雖然這種機制在四季都可出現,但形勢和變化有很大不同,
春季,
太平洋高壓緯度偏低,西北側和西風槽推擠形成的鋒面
容易有 高層噴流 與 低層噴流 的耦合 ,
鋒前形成"西南風急流"的低層噴流。
夏季
太平洋高壓緯度偏高,西南側和季風槽的推擠
=> 形成季風低壓/颱風
秋季
太平洋高壓和東亞西風槽的推擠,形成"低空噴流"
=> 大氣天氣系統的強迫 形成"低層噴流"
=> 偏東風 和 東北風 的輻合 (地面大氣秀)
冬季
副熱帶高壓緯度最低,也最弱,想推擠形成"低層噴流"的機會最少,
但若北側/西北側和西風南支槽的推擠,也會形成低層噴流,
此時的鋒面有時伴隨少見的冬雷。
但地面的強降水發生處仍以東北季風本身降水的地形因素為主。
也由於秋季是四季最強的地面輻合秀,配合"低層噴流",
因此東北部降水就很明顯。
目前宜蘭已經出現劇烈降雨了,
模式顯示,低層噴流今晚到明天白天最明顯,
"低層噴流"尾端的東北風和偏東風輻合就剛好對中宜蘭,
再搭配合宜蘭地形在宜蘭的南部發展強降雨雲,
當地要留意小尺度的大豪雨,甚至超大豪雨了。
北部山區雖然沒被對中(沒有東北季風打進來),
但也要留意可能有局部較大雨勢就是了。
(以上供參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