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冬季異常降雨+首波冷氣團 之後漸漸回暖熱
冬季系統的威力一次兩大衝擊,冬季異常降雨+首波冷氣團,
首先是北部山區出現的冬季異常降雨,2天破300毫米,陽明山擎天崗500豪米?!
接著冷空氣接力衝擊成為首波冷氣團,台北今天早降到13.2度,淡水11.3度。
冬季系統的兩衝擊波的結果,當然就是高山入冬第一波降雪了。
不過,未來一週整個大氣環境要改變了,漸漸回暖,一週後期還會越來越暖甚至轉熱了。
這原因當然是 副熱帶高壓增強,而且站穩西北太平洋,彷彿看到夏季太平洋高壓的出現
了。
副熱帶高壓的增強首先與MJO(熱帶赤道地區的"顯著對流"與"顯著無對流"的區塊),
MJO的對流區在11月中到達西北太平洋,並明顯按序東移通過西北太平洋,
目前MJO對流區減弱,重新回歸印度洋,西北太平洋相對轉為"顯著無對流"的下沉區。
另外,就是活躍一段時間的東亞大槽暫歇,西風帶轉為平直,有利副熱帶高壓西伸。
模式預報,未來一週前中期,北方還有短波槽活動,後期東亞大槽就暫歇了,
東亞西風槽不見,轉為副熱帶高壓北拱的高壓脊,對應西側的西風南支槽。
當然,
由於地面高壓的抑制,西風南支槽帶不出明顯的華南雲雨帶,
只是相對的,台灣受副高回歸,一周尾聲變得暖熱了。
至於東亞大槽轉為不活躍,通常有兩種原因,第一:北極渦旋增強;第二:阻塞高壓出現
。
而這次的原因是:阻塞高壓出現。
模式顯示,未來一週北太平洋暖脊不斷從阿拉斯加進入極地甚至深入北極形成阻塞高壓,
於是導致往東北亞的北極氣團支援減少,甚至後期西伯利亞的極地冷氣團回流北極。
另一方面,阿拉斯加的阻塞高壓對北美而言,
就是一波接著一波的北美大槽率領北極冷凍氣團南下了,
因此美加地區接下來迎接寒潮爆發了,尤其苦主加拿大。
北極強烈冷凍氣團目前正全力衝擊"哈德遜灣"並逐漸波及"美國五大湖",
同時巴芬灣也接在後續的衝擊範圍。
原先北極氣團第二戰略成效不佳,現在是否能順利彌補,就拭目以待了。
北極海:海冰已達平均值。
北極鄰海:1. 格陵蘭海 :目前海冰約達平均值的100%
2. 巴倫支海 :目前海冰約達平均值的80%
3. 卡(/喀)拉海 :目前海冰約達平均值的95%
4. 拉普捷夫海 :目前海冰約達平均值的100%
5. 東西伯利亞海 :目前海冰約達平均值的100%
6. 楚科奇海 :目前海冰約達平均值的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