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亞洲遠東地區割離的冷渦旋,向東亞延伸西風槽,
槽後在東北地區堆積出地面冷高壓,
模式預報未來一周,入秋類東北季風登場,同時氣象局也認定秋雨鋒面。
從東北亞堆積的冷高壓,吹出類東北季風強雖然同東北季風的性質,
但冷高壓畢竟不是在廣闊乾燥的蒙古/西伯利亞大陸發展,
(冷高壓喜好乾冷大陸;熱帶性低氣壓喜好潮濕海洋)
因此,
類東北季風的強度比不上正式的東北季風,模式看來的鋒面結構較差;
但仍要注意的是,因為類東北季風比起東北季風更像"東北"方向的風,
因此,宜蘭成了重雨區,要留意類東北季風和太平洋高壓偏東風輻合的大雨。
而這次台灣入秋鋒面也帶來一個重要訊息,
未來一周太平洋高壓往南撤退,象徵的夏季系統的最後防線也開始往南撤退了;
一般,夏季大氣系統往南撤退:
1.八月底~九月初:南海西南季風從東亞撤退,最後消失於南海南部。
2.九月初~九月中:南亞高壓從青藏高原撤退,最後併入太平洋高壓。
3.九月初~九月中:太平洋高壓從日本撤退。
入秋以後,從大氣對流層的關注要衝向大氣平流層了,
北極渦旋因太陽直射點加速南移(赤道附近的緯距最大),強度穩定的增強中,
但大氣對流層的北極野火把亞洲北部大氣攪和成一團,北極氣團往北美聚集,
因此,一夜酷暑變寒冬,24小時夏天秒入冬,美國科羅拉多州下九月雪也就不意外。
美中大平原這波寒潮爆發出現時間非常早,而且逼近北緯30度,相當於東亞緯度了。
同時,令人嘆息的,
北極海冰面積創下新低點很有可能就落在九月中下旬。
令人不勝唏噓的想問,過去的海冰在哪裡消失,未來的海冰在哪裡停止
終究我們人類,黃昏時沒有朋友...
有時會會記得 一點燭光 就能照亮整個房間
然而 有時候會覺得 不是海平面上升 而是整個世界 一直在下沉
取自"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