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質疑種電破壞農地與生態 南市議員陳昆和

作者: ptt987654321 (低調)   2022-06-11 09:28:06
質疑種電破壞農地與生態 南市議員陳昆和與黃偉哲互嗆
記者莊漢昌/台南報導
台灣好新聞
台南市議員陳昆和10日為了大北門區綠能種電問題,痛批市長黃偉哲用魚塭、農地發電,
是在糟踏大北門區土地。黃偉哲不甘示弱,動怒回嗆:「自己不用發電嗎?不然你要怎麼
用電?」雙方怒嗆,互不相讓,整個議事廳充滿煙硝味。
市議員陳昆和質詢時,高聲批判台南的綠能種電政策,質疑台南在土地上種電,破壞農地
與生態。質問黃偉哲:「這不是沙漠,是農地、魚塭、生態用地,這樣的種電是好的方式
嗎?」「在你主政下,糟踏大北門區土地,尤其是七股。」「去年台南種電全國第一名,
台南土地只佔全國6%,人口佔7%,種電卻高佔20%。為何發這麼多電?」
黃偉哲怒回,「台南90%的用電是外市發電給我們,自己不用發電嗎?不然你要怎麼用電
?」「現在台南發的電也不夠自己用。」。
陳昆和質疑說,「所以用魚塭、農地發電?」黃偉哲回說,「不然你要用火力發電,燒煤
炭、用核能發電嗎?」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
陳昆和強調,全世界有誰在農地、魚塭及生態用地種電?沒人像台南這樣『舞』的,為何
都要用在七股?黃偉哲說,這是國家政策。
黃偉哲說明,面對能源危機,這是選擇的問題,現今能源趨勢是減少火力發電降低碳排放
,而選擇綠能是為了環境永續發展。太陽能是國家的能源政策之一,台南的日照充足,各
種形式的太陽能光電都可以進行,並沒有偏袒其中一種,只要合於中央法規,地主可以自
由選擇是否要發展綠能種電,如果種電的過程,土地租約有需要調整,南市政府會再進行
協調。
市府經發局表示,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降低碳排放以減緩溫室效應,台南市配合國家再
生能源政策持續推動太陽光電,以打造低碳永續城市為目標,極力推動包含陽光屋頂、陽
光公舍、陽光社區、綠色廠房及農業大棚等五大類型屋頂型光電,未來將持續推動農電共
生設置,將確保產業效益、農民權益、污染防範及生態永續原則下審查,針對設置區位生
態影響及養殖效益等議題充分考量,才予核定計畫及容許使用,冀許農電設置,兼顧產業
、環境、創能多贏典範。
農業局表示,為邁向非核家園目標,中央將再生能源連結農、漁、畜產業,秉持農漁為本
,綠能加值,建立「漁電共生」的新經營模式,推廣漁業與綠能結合,互利共享共構共存
,增加整體長期收益,在農地上設置太陽光電皆秉持土地多元利用、與糧食生產共生共榮
的原則進行,朝土地多元利用,開創最大效益,經濟部及農委會刻正進行漁電共生、農電
共生等相關示範,以展示太陽光電可與糧食生產共生共榮,並達成同步增加農漁民收入與
自主綠能供應的多元效益。
https://reurl.cc/rDnOME
備註:
作者: cdocs (skipper DOCS)   2022-06-11 09:32:00
哲哲繼續講幹話啊!縣市本來是互補,興達港也是台南生活圈,是沒有台南人的事嗎?哲哲,每個縣市都有水庫嗎?台南就三個,最近還要啟用白河水庫,你怎麼不去跟高雄說。
作者: a45 ( )   2022-06-11 09:41:00
說"啟用"白河水庫的是哪裡人?我還以為白河水庫是新的勒
作者: njunju (妞妞)   2022-06-11 09:42:00
台南用電多土地大 也沒有其他成熟的發電方式了
作者: nptrj   2022-06-11 09:42:00
多停幾次電 核電廠也會蓋下去啦
作者: PttBladder (Ptt膀胱)   2022-06-11 09:43:00
我以為都是農地.魚塭地主人自己申請開發的
作者: njunju (妞妞)   2022-06-11 09:44:00
曾文水庫大部份算嘉義 但主要台南用
作者: PttBladder (Ptt膀胱)   2022-06-11 09:45:00
高雄應該超過2/3的水直接取自高屏溪 水庫的需求可能沒有很大
作者: njunju (妞妞)   2022-06-11 09:45:00
高雄有用南化水庫的水但台南大部份吃電靠高雄啦 提供用水換電跟提供用電換水 環境角度秒選前者
作者: cyp001 (醫生叔叔)   2022-06-11 09:49:00
用南化水庫應該是甲仙那一帶吧? 地理因素也無可厚非
作者: njunju (妞妞)   2022-06-11 09:53:00
太陽能要種一般大樓屋頂也沒那麼容易搞 涉及建築法規
作者: cyp001 (醫生叔叔)   2022-06-11 09:55:00
屋頂太陽能成本太高啦 還不如找一些農漁用地蓋比較快
作者: njunju (妞妞)   2022-06-11 09:56:00
南化水庫是台南,但有越域引水,給高雄用我是覺得合理
作者: id44kimo (擁抱吧(B))   2022-06-11 09:57:00
體育場也一堆地可以種阿
作者: njunju (妞妞)   2022-06-11 09:58:00
不是成本問題 影響建築結構、還要做結構變更審查
作者: zxc9411 (zzz)   2022-06-11 09:59:00
郊區種電缺乏管理藤蔓叢生的 真的不知哪天會燒起來
作者: njunju (妞妞)   2022-06-11 10:00:00
種地的面積不是用公頃計而以 是要用平方公里計 體育場哪夠
作者: e2699096 (彼岸赤煌)   2022-06-11 10:04:00
石斑不能出口了 收起來種電剛好啦
作者: id44kimo (擁抱吧(B))   2022-06-11 10:05:00
新的兒童公園用地也可以蓋阿,不然也沒遮陽
作者: banbee100 (BB)   2022-06-11 10:19:00
南化越域引水也從高雄取了很多水啊
作者: derek0212 (derek)   2022-06-11 10:21:00
這些不都是地主同意自己去申請種電,又不是逼你種,議員吵屁啊
作者: rinatwo (無)   2022-06-11 10:21:00
真該計算點數 願意嫌惡設施在的 就累加點數真的有缺什麼的時候 點數低的先停垃圾焚化爐大家也都不要 發電廠也都不要看看沒電的時候誰受苦 垃圾要堆在誰家
作者: MilkTeaMan (奶茶)   2022-06-11 10:36:00
農地工廠:感謝坦
作者: zmlcet (nini)   2022-06-11 10:46:00
整個溪北地區都快種滿電了
作者: victorlove (.)   2022-06-11 10:48:00
有補助 就盡量申請安裝阿農漁民哪管什麼生態 只要有錢什麼都好
作者: abyssalpoet (深淵之中)   2022-06-11 10:51:00
這次我挺西瓜,實際狀況就是電不夠用啊
作者: spidina   2022-06-11 10:54:00
電不夠用去怪空心菜阿
作者: t19990517 (蝦米)   2022-06-11 11:11:00
溪北不中電不然要更沒落嗎 ?
作者: forwhatZ (forwhatZ)   2022-06-11 11:15:00
台南獨立 西瓜總統
作者: okderla (ok的啦)   2022-06-11 11:22:00
農地魚塭種電是怎麼了?日照充足的地方很適合啊
作者: Tokoo3535   2022-06-11 11:28:00
那些大案場通常都是財團跟地方有力人士的公司
作者: guest0133 ( )   2022-06-11 12:02:00
看完只覺得是想來要錢
作者: ftvs (B1轟炸機)   2022-06-11 12:07:00
陳議員請放老農一條生路,你沒種過田只會出一張嘴,以為可以騙選票,種電讓老農有依靠過穩定生活
作者: batis (貝提斯)   2022-06-11 12:58:00
這次我要推西瓜了 不認為有錯
作者: sustjh (sustjh)   2022-06-11 13:45:00
希望能源政策上趕緊亡羊補牢
作者: adsl33394 (阿展)   2022-06-11 13:54:00
對事不對人,種電也是業主自己同意的吧,還是有隱情,有掛?
作者: weiweiarno (阿諾)   2022-06-11 14:46:00
種電前置成本很高,要申請的文件百百種...農業容許/綠能容許等流程...
作者: fegat ( )   2022-06-11 15:49:00
沒有電廠的縣市不就是靠別人支援嗎? 難道要種電到自給100%?他媽台南有南科耶 其他縣市有嗎
作者: hinajian (☆小雛☆)   2022-06-11 22:59:00
土地實際沒在用就拿來重電可以啊 若有破壞事實 就事論事不是看你討厭的人在推廣什麼就盲目反對
作者: ship1228 (船大)   2022-06-12 00:05:00
大量種電的日本已經爛尾了,使用週期約20年,拆除保養成本高,沒人處理,7成以上都是不能回收的垃圾,現在看起來很美好,痛苦的是下一代
作者: justsp4 (嫩ㄟ~)   2022-06-12 00:10:00
重點就是在太陽能板的回收上面沒錯,沒好好處理,對環境的問題還是很多,不見得比其他發電方式環保
作者: zerox6315 (小玩小玩)   2022-06-12 01:15:00
鄉下地方多的是被業主用回饋金拱去申請,半利誘半恐嚇,壓根根本對這事完全沒概念,看到錢就以為賺了,另外講議員沒種過田確定不先了解一下他的成長背景?
作者: njunju (妞妞)   2022-06-12 02:36:00
台灣現在農業最大問題是缺農夫吧 幾乎農夫都75~85這代 一堆報農民身份但根本沒在耕作養魚塭 選擇種電也是台灣勞力結構改變的趨勢 我自己有地在農業保留區 我目前看該區至少3成都沒人做農業使用了 而且還繼續減少很多國際科技企業投資未來都要有綠電結構 不發展綠電 未來將會失去產業七股北門有多大土地,才多少人,多少地是有長期使用狀態?台南不優先挑這些地方 阻力只會更大我覺得陳議員都沒有問到重點,濱海廣設太陽能板是可靠度問題 濱海本身侵蝕反應應該特別嚴重 發電於使用年期前是否有達到目標 如若遇到西北颱豪大雨 可能衝毀太陽能板造成海洋垃圾 對當地造成污染及海洋垃圾都是不可逆作用,台電怎麼防範這些情況發生?我工程角度會比較在乎這些問題然後太陽能板的維管機制、廢棄物處置、災後巡查復原是什麼在非水利治理區 我比較擔心機組抗災能力薄弱 來一次賀伯颱風、88水災還是像日本2019那次 就讓才剛發電的機組都被衝毀 沒達經濟效益又產生不可逆污染
作者: XnightmoonX (0nightmoon0)   2022-06-12 05:54:00
一個市而已什麼都要自己搞,是要搞獨立哦
作者: rinatwo (無)   2022-06-12 08:47:00
可以不要自己搞阿 只是缺電的時候 其他縣市優先使用而已阿
作者: idugl (大點)   2022-06-12 09:33:00
農業(這裡泛指農林漁牧)人口流失不止臺南,農業大縣屏東也是。當然不是單純大家不想務農,而是臺灣大部份的農業經濟現狀不比往年也看不到前景。太陽能看起來很環保,但後面衍生的問題太多了(好幾樓都有提到)。不討論未來的問題,今年二月經過在廢棄魚塭上加蓋的太陽能,通風性變差又沒陽光的曝曬,周遭的氣味挺精彩的,還好附近沒什麼住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