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作者: bagaroach (JIMMY)   2018-07-16 18:38:25
身為一個孩子的父親,我想用父母的角度來寫心得。
有個韓國廣告是這樣的,邀請了一批三四十歲的父親,以研究父母行為對孩子的影響為名
義,提問對孩子的瞭解,之後再用同樣的題目提問對父親的瞭解。之後電視畫面出現這些
三四十歲男性的父親,說著同樣的概念「怕為孩子做的不夠多」。雖然只是廣告,但多數
的父母都一樣,只怕自己做的不夠多不夠好,不能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後盾。
遙控器中,小偉在試保險箱密碼時,一開始輸入的都是1973xxxx,很明顯是紀媽的國、農
曆生日,但開啟保險箱的密碼卻是2003開頭,應該就是小偉的生日。我認為這是隱喻小偉
在紀媽心中的地位,而不是只去看到紀媽試圖去操控小偉的生活的部分。貓孩中,小圓媽
更是幾乎付出所有去為了阿衍。
我們卻只看到了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控制,卻忽略了為什麼父母這樣做。如同前面說的,
「怕為孩子做的不夠,無法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後盾」,現實生活中,在沒有奇蹟的前提,
唸書確實是一般家庭改變生活的最優解,所以多數的父母拼命工作、省吃儉用只為了給孩
子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其中也許加了過多的期待,才讓孩子承受更大的壓力。
兩部戲中,父母、家族對孩子說的話,我也都曾經遇過,以前的我覺得很煩,現在的我,
卻能夠體會他們是抱著什麼心情來說這些話,是什麼樣的心態想要操控我的生活,只因為
他們害怕,怕少做了什麼,而無法為他們愛的孩子提供一個更好的未來。
補充一位L版友的來信分享,我覺得說的比我完整
所謂親職以愛為名的迫害與被迫害,自知或無知的,都有其生命環境的影響,去理解"個
體"的行為與動機,
是為了讓我們更能擁抱自己這個"個體"的獨特性,並接受自己在這段生命經歷的真實樣態

我們需要和解與原諒的對象,都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作者: AndreYangMan (oh no~)   2018-07-21 09:17:00
"連一句對不起都覺得拉不下臉的父母太多了"+1我觀念很簡單:有本事教小孩做錯要道歉,自己也要做到還有,不覺得"先有道歉再和解"較符合一般人的思路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