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我們與惡的距離-淺談王赦

作者: ab060986 (黃影)   2019-04-08 19:57:57
: 大家都說吳慷仁酒醉崩潰那段演的好,但我覺得還好耶,總覺得那一大串台詞說教味太重

: 些,那句「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有標準答案嗎」更是出戲滿滿,日常生活吵架誰會這樣
講話的啊。
看到這裡,我不禁也想回一下個人想法
主觀上,可能沒有任何一場戲是真正百分之百不會被說出戲的
像是「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有標準答案嗎?」這種話有人就覺得太刻意,不像吵架時會說
的話
稍微扯遠一點,李曉文之前崩潰說:「要死一起死」版上也很多人說不是用台語很可惜,甚
至有點出戲。
我是不反對這點啦,可是呢,我覺得這有點不公平
王赦是一個理想滿點的律師,不是一般民眾。
那場戲也不單純是理智斷線的日常吵架,而是王赦以一個辯護律師的身份,在控訴這個社會

他還保持著理智,但也因此更加痛苦。
所以我覺得講那句話是合理的。
不過的確,從主觀上,出戲與否有時候也取決於觀眾個人的生活經歷或職場經歷等。
: 談到王赦這個角色,他的思維單純到近乎天真,就是「了解他為什麼這樣做,就可以避免
這樣的事再發生」,不止王赦,劉昭國在與喬安的對話中,也講了一樣的話,可是真的有這
麼簡單嗎?知道這些殺人犯在想什麼,就可以避免悲劇再發生嗎?美國FBI對連續殺人犯的
心理研究了數十年,雖有一定成果,但仍舊無法避免類似事件發生。又或者我們根本永遠不
可能知道這些人的動機,如劇中的李曉明,他拒絕精神鑑定、兩年來封閉自己,遺書中也只
淡淡的說「要做一件非做不可的大事」,即使沒有被火速槍決,我們或許也永遠無法知道他
為何這樣做了,就算知道了又如何呢?
該怎麼說呢?其實這也是《我們與惡》想帶給大家思考跟討論的點
但從對殺人魔的心態來說,我是覺得第一步一定先試圖去了解他們。至於了解之後有沒有意
義那是之後的事。
這部戲主要寫給的人是還沒有辦法在殺人魔這一議題上,展開理性討論的一群
: 本身是法律科系出身,耳濡目染之下也成了廢死支持者,但後來我開始思考,研究這種怪
物為何會產生,跟把怪物從我們世界消滅,這兩件事是衝突的嗎?對於這些疑問,我想編劇
也很清楚,本劇是不可能給觀眾一個解答的,因此對於要如何收尾我是有點擔心的。
那麼讓這種怪物永遠不再走出監牢(在矯正還沒有成效之前),是不是 消滅怪物 跟 研究這
種怪物為何產生 之間的做法
至於怎麼收尾嗎?我認為只要《我們與惡》把每個角色的觀點跟情緒轉折的過程講好,就一
定有一個不差的結尾
因為從角色的觀點、情緒的爆發以及情節的遞進來引發觀眾對種種議題的思考與討論,才是
《我們與惡》在做的事情
而不是對任何議題或事件的解答
:  
: 劇中曉明父母開心的從市場買菜回來後目睹死刑新聞的橋段令人心碎,很多人說為什麼不
用先通知父母,但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本來執行前就不需要事先通知父母,可能在司法機
關上班麻木了,我覺得法律怎麼規定就怎麼做。
從情理的角度來看,不先通知父母就是不好的。
「是,這樣是符合法律程序的沒錯,這樣沒有罪,可能也沒有錯,但不一定沒有惡。」
如果是王赦的話,可能會這樣回你吧。
有時候換一個位置就換一個腦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甚至觀念看法。
但在符合法律規定的背後,是不是又讓李曉明的家人(加害者家屬)再受到一次傷害呢?
我想,彼此之間觀念的歧異,就是我們與惡的距離。
因為那可以去傷害到人,而不是故意這件事,卻又使得這份惡更加的殘酷。
有人說劇中王赦不是主張廢死而是主張程序正義,但劇中李曉明的槍決過程,看不出哪裡不
符合程序正義,判決定讞也無冤獄可能,就算前面還有其他死刑犯待執行也不影響,死刑執
行本來是法務部的權限。
我看不出來王赦維護的是程序正義,事實上如果真的不符合程序正義,王赦就不會無能為力
到借酒澆愁了吧。
王赦曾說陳昌是罪人,但不是惡人,也曾說他不反對殺害兒童是唯一死刑這件事情,他只是
厭惡這樣粗暴的手法。
只不過是他太理想化了,同時這也是編劇想拋出的問題之一
「直接處死殺人魔,真的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了嗎?」
反倒是王赦那句「這樣國家就可以合法殺人了嗎?」廢死思維呼之欲出,其實劇本可以不用
這樣彆扭的以程序正義之名包裝其訴求。
事實上,我不認為這部戲有明顯的支持廢死,或支持死刑。
但這部戲的確想讓觀眾思考,直接快速處死死刑犯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雖然這是常常從廢死派聽到的觀點之一沒錯。
但《我們與惡》這部戲,在我看來只是參考臺灣的相關事件,所以才會這樣子演。
因為有相似的事件就這樣發生過。
另外,我看不出來哪裡有比較明顯的在討論程序正義,如果說是死刑犯的順序或事先通知家
屬與否的話,更像是偏情理上的指責。
: 前面有版友的推文說得很好,雖然編劇沒有高喊廢死,但其中種種設計對比已經表明立場

這屬於討論的範疇之一,我覺得這也是一種思路,沒什麼問題。
但我認為更像是反對「迅速地,為了平息民怨而實施的死刑」
: :加害人家屬是低階藍領掙扎求生、口操台灣國語、姿態卑微,被害人家屬是中階白領、
生活優雅舒適、口操北京話、態度強硬咄咄逼人。這樣略顯斧鑿的設計其實讓我有些反感,
對比現實的鄭捷父母都是中產階級(維基記載其家境富裕,父母民車代步)。我的臉友有一
句評論:「很都會的戲,城市菁英自我想像中的底層人民與法律衝突劇」倒有幾分貼切
那陳昌的母親呢?她也是低階窮困人口,她也是加害者家屬啊(雖然戲份不多),
,但如你所說的設計其實是為了角色衝突之下,所不得不的巧合。
其實呂蒔媛在某個專訪也有說,節錄如下
「易智言導演幫我看本的時候也是這樣說。可是,就一般的戲劇角色來說,與惡的主角已經
太多了,沒有這些主角人物的碰撞該怎麼寫?關鍵在於是我想講的事太多,拉出的線頭也太
多,再寫更多的角色,製作人就崩潰了,角色之間沒有一點巧合交集,戲真的演不下去,好
啦,可能是我寫不下去。」
的確有巧合斧鑿的可能沒錯,但我是覺得因此認為是「城市菁英的自我想像」有點太苛責。
喬安咄咄逼人的態度確實令人不喜,但其實是可以想像為甚麼的。
她是在種種壓力、愧疚、痛恨之下,所以才失控,我是沒看出有設計兩邊的階級在對比什麼
在我看來,李曉文跟喬安,甚至到加害者家屬與被害者家屬兩邊,都是被傷害的人。
總之,該劇是有在試圖演出各種人物的觀點跟情緒變化的。
也因此我認為它是一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痛苦、辛酸,以及在不同立場中而受傷的心靈的寫
實劇。
作者: noimpossible (沒有不可能)   2019-04-09 22:40:00
推樓上
作者: fruitmonster (努力代買中)   2019-04-10 09:43:00
如果今天演出李曉明仗著自己已經死刑定讞在監獄裡作威作福欺負其他人,看大家要不要喊著要他馬上死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